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席卷全国,打乱了所有人的脚步,一场全民战“疫”打响。病毒肆虐,孩子们不能如期回到学校,面对这个延长的假期,学校通过网络开展教学,但作为家长不能将孩子简单的推给在线课程,更应该负起教育的主体责任,确保家庭教育的不缺失。
人生有大爱,方能不迷失。疫情是一场灾难,灾难面前,我们无处躲藏,也包括我们的孩子。2003年的“非典”还犹在眼前,如今“新冠”又肆虐,病毒的来源都指向了野生动物,更指向了人的贪婪和不可思议。作为一个教师也作为一个母亲我不得不思考,孩子们在这场疫情当中该学到什么?我又该交给他们什么?未来的生活需要孩子们能够独立思考,勤于积累,学会成长,敢面对,勇担当。疫情当前,我们不应还让孩子一无所知,我们要让他们感受关于这场疫情的种种,人与自然的相处,个人与国家的选择,生存与生活的意义,乃至自私的丑恶、无畏的感动和生命的意义。作为家长,在这个特殊时期,不应只重视孩子知识的学习,还应重视孩子正确价值取向的培养,引导他们看到人生大爱,学会与自然相处,明白如何取舍,感悟人生,理解生命,让孩子们明确未来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加长假期,建立有爱的家庭。以前家长忙于为生活奔波,对孩子或多或少有所忽视,这次加长假期给了我们更多的时间来关爱孩子的成长。这段时间我看到许多家长用视频或图片反馈了孩子们的宅家时光,孩子的生活当中多了更多父母相伴的身影,或亲子游戏,或亲子阅读,或亲子劳动等等。还有许多因为奋战在战“疫”前线而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的家长,其实那离别的一个拥抱,一句“妈妈,你放心,我会听话。”,一个视频通话前的一个对望,又何尝不是最大的关爱的感受。制造爱,传递爱,有爱方能无畏。
合理利用空中课堂,培养良好习惯。“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网络教学是这个特殊时期的特殊教学方式,进行了快一周的网上教学收到了许多反馈,有褒有贬,让家长们体验了一把教师的辛苦,但是,学生的主业还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人说,学的那么深奥,生活中真正用到的又有多少?其实,学习是一种思维的训练,一种习惯的培养,一种人生的积淀,知识,更是我们面对困难最有力的武器。当课堂转移到家庭,家庭教育的作用凸显,家长要结合学校计划对孩子学习做好合理安排,调整作息,学习与游戏相结合,同时注意眼睛的保健,最重要的是不要跟孩子莫名发脾气,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学习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急于求成,一定做好预习和复习。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阅读、锻炼和劳动的习惯,他将一生受益。
疫情开始以来,我也看了许多文章和报道,看到了我们国家的担当和决断,看到了白衣天使们冲锋向前,看到了各行各业人们积极奉献,也看到了闭关在家的许多家庭的生活百态,许多家庭经过这段日日的相处会在亲情、爱情、教育、生活中获得更多感悟。家庭教育,身教胜于言传,在这个特殊时期,为了孩子成长,为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人人需要思考,什么是家庭?什么是教育?回归生活,家庭才是第一课堂,父母才是永远的老师,少一些抱怨,少一些争吵,多一些思考,多一些温暖。做好家庭教育,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