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口雌黄”原是褒义词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昨晚听《清谈误国—王衍》,才知道“信口雌黄”原先竟是一个褒义词。

王衍是东晋人,有名的清谈家。他喜欢老庄学说,每天谈的多半是老庄玄理。但是往往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质疑,他也满不在乎,甚至不假思索,随口更改。

雌黄:黄色矿物,可做颜料。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抹后重写。

于是当时人说他是“口中雌黄”。《颜氏家训》中也有“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之论。

信口雌黄,就是这样由来的。有对王衍的称赞,也有对他的讽刺。但当时这个词,肯定是褒义词。

今天,信口雌黄已经是胡说八道信口开河的代名词了,是实实在在的贬义词了。

我听书有感而写下的这些文字,但愿不是信口雌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