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8一16

          (大别山的女儿)

  我的家住在大别山附近,我们村叫别山冲。别山冲四周是小山,山上长满了山柴,小松树,松树长得不直,也不大,不能当房领,只能当柴火烧。山坳里长一些“映山红”到了春天“山上红红绿绿,满山遍野”很好看。别山冲的,“冲”虽不算长,但很多的小冲,其中有一条较长的冲,公社在这里修建一座水库。

  水库修建后,对别山冲起了很大的作用。从此,改变了村里“吃水难的问题”,这样以来,使别山冲一下变成了“柴方水便”的地方,在附近村人们眼里,很是羡慕…

    我们村住有三十多户人家,自打记事起,我家在村里是“最穷的人家”再也没有比我们家穷的人家!家里九口人,上有奶奶,父母,下面有两妺妹,三个弟弟,父亲长年生病,家里“维一的劳动力是妈妈”。在六,七十年代,农村是靠“挣工分夺口粮”每年的粮食不够吃,家家户户都不够吃!“我们家还父亲治病”。

  到我上学的时间,“家里就更困难了,只交一元钱的学费,都交不起,可还得学校给我免去。我的铅笔,橡皮擦,本子都是亲戚们给我的。是妈妈的一块包布给我改做的书包”。在校期间别的同学该有东西,我没有,别的同学能做到的,我做不到。比如按时到校,我老是迟到。别人放学回家就能吃上饭,我还得先帮家里干活,如;挑水,洗衣服,帮奶奶烧火,所以老迟到。老师经常批评,“开始还罚站”。与我要好的同学,把我们家的情况告诉老师,老师来家里走访,了解情况后,再也没让我罚站。迟到了让我回到座位上去。妈妈也尽量不让我迟到。

  学校离家里有三里路途,下雨天,老师不让我们回家吃饭,从家里带饭到学校来吃,学校准备有热饭的锅灶。别的同学带的都是“好吃的”有馒头,油炒米饭,鸡蛋炒米饭,我带的是“红苕叶子煮的米粥”。我怕同学们笑话!等他们都吃完了,我才去热饭。这些饭菜都是我自己准备的。因为家里“粮食不够吃”,不搭配着吃,每个月的粮食就接不上。弟妹们还小,“不知道这个理”,吃饭时总是抢着吃!在哪个年代。“当然都想吃饱饭,我自己也暗想,每天都能吃饱饭”,该多幸福阿。可是做不到呀!

  苐一学期马上要结束了。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评选,“我被选入第一批少先队员,非常高兴,一路跑回家告诉家里”。入少先队员买红领巾要交五角钱!妈妈说:家里现在没有钱,只有等鸡下了蛋,卖了给你钱。我就等呀!等呀,好不容易等到八个鸡蛋,我算算,鸡蛋一个卖五分钱,五八四角钱,还差两个鸡蛋,有的同学已经交钱了。谁知道这天我们家来客人了,妈妈又打了四个鸡蛋招待客人。我也知道家里沒有别的东西招待来客,“维一的就是鸡蛋”,妈也是没办法了。我在灶下帮妈妈烧火,心里暗想…这还得多长时间才能等到够交我红领巾的钱呢?会不会又来客人呢?鸡会不会停了不下蛋呢?客人们要来我们家就晚段时间来吧!等我的红领巾钱交够了再来。我正想着,妈妈叫我,大荣出来吃饭。

烧柴火的灶

  放暑假了,我想出个办法,约同学们上山去挖药草卖点钱,做学费。首先去供销社问,收什么药草,什么药草好找,认准了一种药名叫节根的药草。每天很早上山去挖,回来还要刨节根表面上的一层皮,然后洗干净,拿到房子项上去晒干,供销社要求严格,收购的条件是:一要干,二要白,雪白一样,还不能见雨淋,雨一淋就变色,供销社就不收,白忙了!天天早晨上山去挖,中午回来刨,洗,晒,晚上从房顶上收下来,就这样忙了一个暑假,一共卖了一元五角钱。虽然钱不多,但能解决我的学费,还能买上铅笔和本子。

  在我上二年级那年。母亲要陪父亲到省城看病,家里所有的事情都落在我身上,奶奶身体也不算好,家里还喂养两条生产队的牛,两条牛是父亲跟队长争取来的!因为替生产队上放两头牛,队上給的工分,能顶一个全劳动力挣的工分。我只能休学在家里承担放牛和全部家务事,父亲治病需要一个多月,连续三年时间治病。我是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每年下学期要请一个月的假。平时请假还不算,在上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放假时,我给老师说:下学期不来上学了…

  四年级下学期快开学了,我向父母提出:不读书了,在家里帮你们做事挣工分,我算了一下帐,我去上工,“一天能挣两分八,一年下来能挣八百多个工分”养我自己多多有余。还能帮你们做家务,这样不就减轻了你们的负担!父母说:你不上学是能减轻家里负担,可是…不上学,会当误你的前途!你生在新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没文化,将来是不行的…我想回家后,白天队上上工,晚上在家里自学,练到能写通信件就行了。妈妈说:就按你的想法办,“只是苦了你”第二天我到学校办完退学手续,把椅子搬回家,就这样我离开学校,当我走出学校大门那一刻,“眼泪治不住流出,心里五味杂陈,一步一步慢慢的,步步都很重,像是穿着脚链走不动。就这样我离开学校回家当了最小的农民。当时的我只有十岁。

  三年间。我由原来的工分两分八增加到七分。七分也是女劳动力最高的分数!在同龄的人当中,沒有一个人能比我的工分高。这个工分是按你劳动力量来负给,生产队每年进行一次分组考评:队里所有的人,分成三个组,以两个组为标准定因,这种评分也是很考验人的。虽不如考大学那样严格,但在体力劳动上使人难以经历,没有一种很好的体力也不容易过关,生产队好像一所劳动大学,我也算拿上劳动大学毕业证…

  我们生产队里一共八十多男女劳动力,光姑娘们就二十来人。做起活来,热热闹闹的,姑娘们能说能干:队长即讨厌我们吱吱喳喳,可又不得不佩服我们干活的实力!不论是插秧还是种棉花,那沒有别的劳动力能比得上。到公社去参加插秧比赛,“为队里夺回一面红旗!全队人高兴极了。试验种高产棉花,亩产在县里第一名,全县棉农来队里参观取经”,处处为队里争光!队长在各方面也就偏心向着我们,“重活不让我们干,到外面参观,开会,搞活动总是让我们去”。后来给我们姑娘们成立了一个青年突击小组。“选我担任组长”,当时我只有十七岁,也是组里最小的成员。

  我非常高兴当这个组长!可我妈不想让我当组长,跑去找队长,大荣年龄小怎么能当组长呢?队长说;“她人小心大,有志向,头脑灵活,会安排事”。你放心吧,你有福气,养了一个好女儿,你好心有好报…等着想福吧!

  这个组长我就当上了。每天去队长那里问工,下来要安排我们突击组的人谁做什么。农活有重,有轻,“我自己总到干重话那边去”,这样就闭免发生矛盾!但在姑娘内部没有发生矛盾,与妇女组发生矛盾,她们说;“队长偏心”,总让我们组干好活,轻活,“骂我们姑娘们是外人,当队长骂,总有一天要嫁出门的!等她们嫁走了,看你队长指望谁?到时我们不会听你的…我听见这些话很生气!最不愿听见说姑娘们是外人,可这是事实…历史遗留下来的规定;我也很害怕这一天的到来。

  我总有一种期盼!希望有一天能找一份工作进城去,想到这些,心里又平静…就这样每天干活呀,玩呀,时间过得真快,一年一年的,又到一年的春节。今年春节比往年更热闹些,多了两件喜事!按年龄排行的两个大姐,吴宝方和陈桂兰她们两个人定亲了!两个的男朋友都在年初四来我们村的。

  大年初四的那天。姑娘们是跑这家到那家,“看两家的男朋友,谁长得好看,讲话有水平,家里条件好”,从两家出来后,争论不息。有的说宝方的男友长得好,有的说桂兰的男友长的好。我笑着说她们;累不累啊!长得好不好,只要宝方和桂兰愿意,又不要你们嫁给他们!想嫁人家还不要,等你们找朋友时,“跟你们介绍个丑八怪”,叫你们哭去吧!说给姑娘们哈哈大笑跑回家。

  回到家里,我很长时间没入睡。趟在床上想,“将来我能找个什么样的对象呢?”首先个人条件;长象好看,个子高,有知识,家里条件到不重要,关键是夲人条件好,“最好是有个工作的”,自己暗笑…这好的条件上那里找去!我只是做梦,瞎想想而已。我现在还小,不考虑这方面问题,得多学点东西,“没有文化干不好什么事情,也不打算靠男人过日子,要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这样才充实自己,生活才稳定可靠。”

  春节过完,队里准备开工。召开全生产队群众大会,队长布置了新一年的生产种植计划与安排。我对自己也有新的计划:准备在新一年内抽时间多学习!每天收工后帮妈妈做完家务活,就到自己房间看书,练字,学习。就这样天天如此,有时姑娘们来我家找我玩,实在不想当误学习时间,可是要怕扫她们的兴,只好免强去。有时也不去过,,她们生气的说:学文化干什么?再高的文化不也是种田!知识青年都下乡来种田!农村的人还想去城里,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这些话虽是气话,但也有几分道理。我学文化并非是往城市里找工作,在农村同样要文化。

  今天知识青年到公社去开会,队长让我和知识青年一起坐拖拉机去买打棉花的农药。我们到镇上下拖拉机各办各的事去,约好到一家饭店会合。我很快买完农药,背着农药到饭店等待。“我定了五份肉包子”等了好半天他们来了。我叫服务员把包子拿上来,今天我请客,他们说:应该他们请客才对,边说边笑,怎么你们有喜事呀,我们要回城了!那就更应该我请客,这一下你们是我们村上真正的客人!你们要回城去,这真是大喜事,来,咱们以水代酒庆祝一下。你们在农村吃了不少苦,给我们带来很多知识,走了后,村里人会想念你们的!听我这一说,大家都呆呆的座着,也不吃,顿时,我心里也很难过,也没有嘴边的话。想了一会,才说:大家应该高兴才是,“人有悲欢聚散,月有阴晴圆缺,天下没有不散的酒席”。你们也不能长期留在农村,你们有知识,城市需要你们!只有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才长期留在这块土地上!我们离开饭店坐上拖拉机。

  在拖拉机上。突然,知青陈剑如说:大荣你一点不像农村姑娘那样俗气,“讲话有道理,举止文明大方,人正直又善良”。在你身上能看到农村人的勤劳直朴,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好作风,

“你既有城里人的那种气质,又有农村人那种纯朴”。他们那三个同声说:对一对!我打断他们的话,好…别夸了,再夸我就座不住了。快说:你们什么时间走?陈剑如说,招工表还在县里,等表下来我们就走。好瓦!我们回到村上去告诉队长,下拖拉机后,小明说,他来背农药。我想这是最后与他们一路同行吧!

  过了一个星期,队长到公社开会,带回三份招工表,没有陈剑如的表。我问队长:为什么没有陈剑如的?队长说不知道,他去知青办拿表时就问过:知青办的人说,给你几份就拿几份吧,给你留下一个人帮你们队里干活不好吗?帮我们队上干活是好呀,可我总得给留下的那个人说清楚瓦!有什么不清楚的!表上面名子都写好了,我就这样拿回来了。

  拿表回来的第三天,他们都走了。留下陈剑如一个人孤孤单单的,白天干活,到晚上屋子里就他一个人。吃过晚饭,我心里总有些放心不下。就来到知青住处,敲门,没人答应。我转身回走,走了几步,“想不对呀?他能上哪儿去呢?一定还在屋里,”又回来再敲,还是没人回答,我一推门门就开了,进屋一看,“陈剑如趟在床上一动不动”。问他吃饭了吗?也不回答。我到厨房一看,不只是晚上沒吃一整天都没吃!桌上还摆放着昨天晚上,他们四人吃饭的碗筷。我帮他把桌上的碗筷收拾好,下了一大碗面条拿到床前,叫醒他,那知他根本沒睡着,眼睛都是红的,才知道哭了…

    我坐在床前,陈剑如,你这样可不行;什么事能大过吃饭,什么事能重过自己身体?身体是革命命的本钱!“你还是个年轻人,招工才开始第一批,以后每年都会来招的”。不会让你一辈子留在农村的,就是一辈子在农村也能生活下去。那我们农村人就不活了?你们命好出生在城里,“如果关世英菩萨把你安排在农村”。那你怎么活了?还是男子汉呢!心,胸就这么窄小…快起来把饭吃了,总不要我来拉你吧!他从床上座起来,穿好衣服下了床,来到饭厅,走到我面前,“紧紧的抱着我”!此刻,我的脸通红,心跳特别快,不知如何是好…我说;剑如别这样,快松开我,不然我就再不来了!他才慢慢松开我,顿时我俩相对而站,不知所措…我说快吃面都砣了,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家去,回去晚了我妈会着急的,明天再来看你。

  回到家里,“我心情很不平静,难道他爱上了我!”不…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只是出于同情心去看他,可能他只是一时冲动,或者是出于感激之情。从此,不要想今晚发生的事,就当做了个梦。

  第二天。我等天黑完了才去,去早了,怕别人看见说闲话。走到房前,看见屋里没有灯光,便转回来。第天早晨我来到井里挑水,剑如也来挑水,我边把桶试井里打水,边问他;昨晚你去哪儿了?没去哪儿呀,一直在屋里。屋里怎么没有灯亮着?煤油完了。哦,原来是这样,说着已有人来挑水,我们就没有多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是正月初九,年过到这个份上,回家探亲团聚的游子们也应该背起行囊再返第二故乡了。根据老皇历的胶东习俗,这里...
    诺兰齐阅读 10,599评论 0 2
  • 回 乡 ...
    Schultz阅读 3,638评论 0 0
  • 欢欣原创 第一章,一年没下地干农活。 1976年开春,我下乡的这个公社正在热火朝天的抓革命,促生产,大办阶级...
    欢欣书玉阅读 4,130评论 5 3
  • 一九六八年全国城市的知识青年极积响应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号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那年我才18岁。 ...
    春雨7421e9e5c94d阅读 5,577评论 25 3
  • 一一记太贾村刘胡兰民兵深井排 上世纪1972年,为了实现“蓄尽天上水,挖出地下泉,誓将万荣变江南”,“建设...
    郭澄阅读 5,034评论 0 3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