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动—走进荒凉沧桑大西北(五)

一眼千年——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一个有着太多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心心念念了很久。
虽然若干年后的今天,我才姗姗来迟,可对你的所有,早就隐藏于我心中很多年,一直以来,这份情怀都难于言表。


敦煌”的含义,东汉应劭在《汉书•地理志》注中说:“敦,大也。煌,盛也。”取盛大辉煌之义。而敦煌最早的名称,记载在《山海经》中,“敦薨之山⋯•敦薨之水出焉”,这个“敦薨”实际上就是“敦煌”。
下午时分,我们到达了莫高窟。


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丝路明珠”“东方艺术明珠”,别名千佛洞,莫高窟以其彩塑和壁画闻名于世,千年佛教艺术在这里得以延续。
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与龙门石窟先后都去过了,唯有这里,这次终于如愿了。
这次大西北之行,最重要的就是来看莫高窟,感受这里千年的历史文化魅力与悠久灿烂的文明传奇。
看了很多关于莫高窟的书,了解了莫高窟的形成与来历。


前秦建元二年(366年),高僧乐僔云游至此,在戈壁沙漠里行走多时的他,在三危山上忽见眼前有金光闪现,状有千佛,于是他停下了他蹒跚的步履,看到了佛的召唤,实在是修行好地方,于是开窟修禅于此,始凿
莫高窟。
乐僔和他之后的信徒们认为他们找到了修行的圣地,纷纷开凿洞窟,坐禅修行。


我一人一个小窟,逐渐扩展成为多人共同修行的大窟,并且逐渐发展成为传播佛教理义和礼拜的场所。
这样一来,洞窟就越修越大,里面开始供奉佛像,墻壁上描绘各种佛教故事。
莫高窟其营建经历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等朝代,至元代(1271年~1368年)基本结束,现存洞窟共735个。
距今已有1659年。


莫高窟集各时期建筑、石刻、壁画、彩塑艺术为一体,是东西方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
都知道莫高窟是一票难求,因为我们是淡季,所以很轻松地提前抢到了A票。
出于对莫高窟的保护,所以即使是A票,也只能参观8个洞窟,而且著名的洞窟早就封闭了。
A票虽然价格贵点,却也很值,可以看一场电影,还包括区间车。
游客中心建在离莫高窟25公里的地方,也是出于保护作用。
坐车进入,难得一见的是人不算多,很轻松的感觉。
进入,有工作人员的引导,看了一场震撼无比的电影。
第一场数字电影说的是张骞出使西域,寻找大月氏共同攻打匈奴的故事,从而打开了河西走廊的大门,从此敦煌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还有就是乐僔和尚发现佛光,在这里开窟修行,成为信徒们的圣地。
莫高窟最终以另一种方式护卫着丝绸之路的畅通。
整个电影荡气回肠,感人心弦,阵阵感慨声,不绝于心。
看完第一场,下台阶进入第二个影院。
这次更加让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梦幻佛宫》,它通过球幕电影的形式,介绍了莫高窟具有代表性的窟,比如莫高窟428窟,北周(公元六世纪)说的是释迦摩尼的前世,萨埵太子舍身饲虎本生故事画,画面栩栩如生,生动形象,似乎我们就真的走进了这些窟中,全方位的展示了它的独特魅力。
感叹声,在这里此起彼伏。
离开这里,我们开始正式参观莫高窟。


进入,看到了千年沙漠中的一个个洞窟,现在早已修葺成一定的规模,装上了护栏与门,这也是那些守护莫高窟人的贡献,没有他们,莫高窟早就被风沙所淹没,震撼世界的莫高窟早就不复存在,也就没有今天我们的一睹真容了。
莫高窟里有很多讲解员,通常凑满了30人左右,讲解员就会带着这个团队进窟参观讲解,每个人都会发一个耳麦,进哪个窟也是随机的。
洞窟内是没有光的,所有进入窟的游客是不能拍照拍视频的,都是讲解员手拿电筒,边讲解边用光照亮,这样导致大家看的不是很清晰,如果事先了解了,做好功课,才能真正匹配看懂。
每个窟都有监测仪器,一旦窟内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温度、湿度发生较大变化,导致壁画氧化、病害的速度,这个窟就会马上关闭,进行修复。
很多窟破损严重,一直在修复中,几乎都不对外开放了。
同时将游客在洞窟内的滞留时间减少,降低因游客参观对文物造成的损害。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96号窟,莫高窟最具代表性的窟,九层楼。
这是一尊弥勒佛,它高达 35.5 米,是莫高窟最大的佛像,也是世界最大的“石胎泥塑像”。
武则天当政时,借一些和尚说她是弥勒佛转世,而大造舆论。在她称帝后大造佛像,这个大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造的。
因此,本地的一些老百姓曾传说,这身塑像就是武则天本人。
这个九层楼是不能上去的,我们只是站在最下面,聆听瞻望。
高大的佛像慈悲为怀,似乎在引领着你我,静看世间万物。
根据史籍记载,初唐建造这身大佛时,历时 12年,耗银 1.2 万两。
壮观无比。


随后去的就是100窟。
莫高窟第100窟是五代敦煌地区统治者曹元德的功德窟,是为纪念其父,河西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所建造。洞窟甬道的南北壁绘有曹议金父子及回鹘公主等供养人像。
壁画上绘有《曹议金统军出行图》和《回鹘夫人出行图》,人物众多,场面浩大。


148窟是涅槃窟,窟内佛像侧卧,前无遮挡,气势非凡。


此后又进入152窟,从窟内出来,因为想拍几张照片,一时没能跟上讲解员的脚步,居然跟丢了。
满世界找不到,耳麦里也没有了声音,从二楼跑到一楼,又跑到三楼,还是找不到,心急如焚……


最后当耳麦里终于又传来声音时,发现大批人正好从窟里出来,就这样活生生地错过了第063、061、062窟,遗憾万分。
听闺蜜说是曹氏家族供养人的窟,其中有最著名的《五台山图》,失之交臂,太让人伤心了。
随后紧跟其后,再也不敢掉队了。


45窟,是个特别窟,也称为药师洞,以药师如来为主题,内有精美的壁画和彩塑。人称是最美的菩萨。


328窟,这一窟龛是一佛二站立弟子,二坐着协侍菩萨,四个跪着的供养菩萨。八个随从人物围绕着中间的释迦牟尼佛坐像两边。这尊供养菩萨像就是其中的一尊,可惜这尊像早年被卖给美国文物盗窃贩子,现在展陈在美国哈佛大学博物馆里。
讲解员带我们出来时,马上把门锁上了。


第331窟是初唐时期开凿的洞窟,洞窟前室、甬道均绘制有壁画,前室壁画保存完整,前室西壁门上是五代时期绘制的地藏菩萨、水月观音,门南、北各画天龙八部,门南被美国人华尔纳盗走一方壁画。
我们离开后讲解员马上把门锁起来了。

最后我们来到了16、17窟。
也就是藏经洞。
是在16窟发现的,后来编号是17窟。
17窟初建时是敦煌高僧统洪辩的影堂(纪念堂)。
一直以为藏经洞会很大,毕竟里面藏有几万件佛教经卷,刺绣,绢画,法器等宝物。
可凑近看了,却不大,就是这个藏经洞,居然在这里安然度过了900年,才让道士王圆箓偶然发现,最后又以低廉的价格先后卖给了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等近四万件,因此敦煌藏经洞文物中的大多数精品流失。
关于藏经洞的故事太长太长,还有很屈辱的一幕,这里就不多说了,只是告诫我们后人,唯有国强才能真正保护好这些文物。
目前很多精品都在国外的博物馆中,由此诞生了一门新学科敦煌学。
大师季羡林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千年的风沙,没能摧毁这些石窟,却被历史错埋于黄沙,但终将尘封于黄沙,看一眼就少一眼,也许某一天,真的就不复存在了。
因为易碎,所以珍贵!


圣灯时照,一川星明,竭诚营造与瞻礼的人们所此的灯火映照在窟前流淌的宕泉长河之中,宛若星辰,他们共同缔造了这片洪荒大地上的奇迹。


最后去了“莫高窟藝術资料馆”,有很多精品书籍与书签,买了书签,了了一个最大的心愿。


带着一份震撼,与壮观,离开了莫高窟,可这里的故事与传说,还是会在某一天,深深的想起,还是会爱不释手的去看有关莫高窟的书籍,让这份眷念成为永恒,珍藏于心底最深处。
一眼千年—莫高窟!
2025.5.7
00:25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文零散记于20180828 今天的行程是前往拥有千年历史的莫高窟,这是本次旅行中我最为期待的一天,我特意穿...
    anno郭仔阅读 270评论 0 0
  • 国际旅游业界有种说法,甘肃是中国很美的省份,在这里能见到地球上多种自然地质地貌奇观。 我曾三次到甘肃,感觉这种说...
    胡老太阅读 6,943评论 216 223
  • 独有浪漫里的视听盛宴在导游的游说下,我们的第一个自费项目拉开序幕。下午的阳光还在火辣辣中,我们到达敦煌鸣沙山的另一...
    耘儿910阅读 40评论 0 3
  • 二、西北秀 说实话,之前我所知道的大西北就只有最具盛名的敦煌的莫高窟与圣洁的青海湖。 1. 莫高窟 & 青海湖 ....
    香漠然阅读 636评论 0 7
  • 上一集介绍了为避开学生暑期旅游高峰期,我们选择了8月的中下旬出行大西北,考虑到新疆季节和气候,我们直接先去了...
    大头蚕阅读 2,263评论 13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