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二九) 【原书卷十二·六八】
吾乡王百朋先生《过李白庙》云:“气吞高力士,眼识郭汾阳。”只此十字,可以概太白生平。
王百朋,(宋代人),字昌龄,乐清(今属浙江)人,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状元王十朋季弟。
王锡,清代词作者。著有《啸竹堂诗馀》,其中《浪淘沙·钱塘观潮》一词颇具盛名。
元·舒逊《李谪仙》:召对金銮殿,荣膺白玉堂。气吞高力士,眼识郭汾王。醉骨生疑蜕,诗名死更香。何由见颜色,月落照空梁。
清•王锡《过李白庙》:谁道谪仙狂,豪情托举觞。目无高力士,心识郭汾阳。
高力士,(684年—762年),本名冯元一,祖籍潘州(今广东省高州市),唐代著名宦官,冼夫人第六代孙。曾祖冯盎、祖父冯智玳、父为冯君衡,曾任潘州刺史。幼年入宫,由高延福收为养子,遂改名高力士,受到武则天的赏识。唐玄宗统治期间,其地位达到顶点。由于曾助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故深得玄宗宠信,累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齐国公。一生忠心耿耿,与唐玄宗不离不弃,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宝应元年(762年)三月,得知李隆基驾崩,吐血而死。追赠扬州大都督,陪葬于泰陵。
郭子仪,(697年—781年),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人。唐朝名将,政治家、军事家。早年以武举中第,入仕从军,累迁九原太守,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拜朔方节度使,率兵勤王,收复河北和河东地区,拜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辅佐广平王李俶收复两京,迁司徒,封代国公。乾元元年(758年),拜中书令。乾元二年(759年)五月,承担相州兵败之责,罢职赋闲。宝应元年(762年)初年,河东兵变后,封为汾阳王,起兵平定叛乱,事后解除兵权。广德元年(763年)冬天,吐蕃攻破长安后,奉命调兵遣将,驱逐吐蕃敌军。广德二年(764年),仆固怀恩引领吐蕃和回纥入侵时,单骑说服回纥,合兵大破吐蕃。大历十四年(779年),唐德宗即位后,拜太尉、中书令,充皇陵使,赐号“尚父”,增加食邑,剥夺实权。建中二年(781年),去世,享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师,谥号忠武,配飨代宗庙廷,陪葬建陵。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一条诗话,几处待考。先说王百朋,此人倒是袁枚老乡浙江人,不过,他是宋代人。按传统习惯,没有与古代人攀老乡的。而清代的王锡,真写过《过李白庙》一诗。不过,历史上有好几个王锡,不少书上都搞混了。清代王锡的资料不多,是不是王百朋?不敢确认。再说诗句“气吞高力士,眼识郭汾阳。”无论是元代舒逊的《李谪仙》,还是清代王锡的《过李白庙》,该两句与诗话记载都有小异。不过这都无所谓了。最根本的是,李白与郭子仪并无交集。清人韩韫玉《读唐书李白传》云:“汾阳微日无人识,独有青莲赏最真。再造唐家缘救免,可知卓见出诗人。”直说郭子仪没有显达时,只有李白赏识他。郭子仪能在安史之乱后为重新建立唐朝起中坚作用,又是因为在他犯了法的时候施救,免其死罪。可见李白具有远见卓识。因为李白救过郭子仪,并且推荐过他;郭子仪后来又以救援回报李白。文人与武将互为挚友,互为救援,绝对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也是文人的梦想。所以,明清的诗人们都愿意相信这个传说。詹锳先生《李白诗文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13页曰:“开元二十三年乙亥(735)白三十五岁,客东都……五月赴太原。”同书第16页“附考”曰:“子仪卒于建中二年,享年八十有五。上推至弱冠应举,当在开元四年(716)左右,时太白尚未出夔门耳。……开元二十三年(郭子仪)当为左威郎中将或安西副都护,官爵如是之高,岂得尚谓之居行伍间耶!岂尚劳太白重奖之耶!犯法后又岂容一客居文人如李白者所可脱其刑责者耶!可知太白解救汾阳之说,纯属伪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