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杀害一个人,你偷走了一条性命,你偷走了他妻子身为人妇的权利,夺走他子女的父亲。当你说谎,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诈骗,你偷走公平的权利。
很久没有因为看一本书流下眼泪了,哈桑被侮辱,索拉博无助地思念被枪杀的双亲,因为绝望害怕中唯一信任的人说要将自己送去福利院而选择死亡。作者将这些感情很好的在书中表达了,阅读时似乎能感受到书中人物心里的那份对生活的无望,死于他而言好像真的比活好,死了也就解脱了。
索拉博的出现让整本书、整个故事的发展走向了高潮,他不只是阿米尔的救赎之路,也是阿米尔的父亲的赎罪之路。
你会在索拉博的身上看到哈桑的影子,不只是因为他是哈桑的儿子,更多的是他和哈桑一样让人心疼,他也和哈桑一样勇敢。在阿米尔被阿瑟夫殴打的毫无还手之力时,是他解救了他们俩,他也让阿瑟夫终于变成了他父亲哈桑口中的“独眼的阿瑟夫”。
当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在自杀获救后,绝望的恳求阿米尔说:“我想要爸爸和亲爱的妈妈,我想要莎莎,我想要跟拉辛汗老爷在花园玩,我想要回到我们的房子生活……” “我想要回原来的生活……”
我的心也跟着文字啜泣,眼泪无声的留下。是啊,逝去的一切都已无法挽回,在失去的那一刻曾经拥有的东西就变得格外的珍贵。
只想回到原来的生活,只想回到他们都还在的日子,可是战争让这一切都变成了不可能。
作者将孩子的邪恶面很好的呈现出来,阿米尔的懦弱与自私,阿瑟夫的野蛮与残忍。他打破了以往天真善良的孩子形象,让读者意识到孩子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他们的内心也有恶。
很多人会觉得故事中阿米尔的懦弱与自私让人气愤,而哈桑最终的结局也是他造成的。可是阿米尔这样的性格何尝不是他父亲造成的,父亲对他的否定,父亲对哈桑的偏心,在哈桑身上看到的父亲的影子,母亲难产而死让他把过错归咎于自己。如果父亲没有畏惧人言隐瞒哈桑的身世,阿米尔和哈桑的命运或许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父亲犯了最严重的盗窃罪,他偷走了众人知道真相的权利,他也偷走了哈桑的身世。
阿米尔是他父亲的懦弱面,而哈桑是他父亲的勇敢面。广为人知的是父亲的勇敢,所以在小小年纪的阿米尔看来似乎哈桑更像父亲的儿子。
他害怕哈桑会夺走他的父亲,他唯一的亲人,他也无法直面自己内心的自责与那天雪地里血淋淋的事实。所以他出于私心赶走了哈桑,赶走了当时他毫不知情的同父异母的兄弟。
哈桑离开的那一天:“接着我看到爸爸做了我之前从未见过的事情:号啕大哭。见到大人哭泣,我被吓了一跳。我从未想到爸爸也会哭。”父亲的哭绝不仅仅是因为舍不得四十几年的朋友阿里离开,更多的应该是对于无法弥补哈桑的愧疚以及深深地自责。只是父亲终究放不下自己的名誉与地位,将真相埋藏心底,哈桑和阿里还是离开了。
如果那天他们没有走,或许哈桑也能一起去到美国,或许他就不会死于枪杀,或许他的悲剧色彩就不会那么浓了。
结局不好不坏,似乎生活回归正常,继续前行,好像阿米尔对索拉博好一点,对过去的错误就能弥补一点。但是过错真的可以弥补吗?
如果过错可以弥补,那么是不是就会少了很多愧疚?如果时间可以重来,生活走向是不是会完全不同?
可是,风筝追到了,而情却永远追不上了。
那个“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少年回不来了,曾经“千千万万遍”的真挚的感情也永远追不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