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则故事流传很广,说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每作一首诗,都要先念给一位老婆婆听,直到后者完全听懂了,才定下来。这则故事虽不见于正史,但乐天居士与同时代另一位大诗人,写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佳句和唐著名文人小说《莺莺传》的元稹,一起倡导了“元白体”却是事实。后白居易又适时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夯实了这种文体。至此,“元白体”诗歌已初现端倪,旨在浅显,平易,写实,普通人能懂。
“诗到元和体变新”,“元白体”的直接作用是促成了 “元和体”【 指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开始流行的各种新体诗文】在中唐以后的大爆发大流行,成功地创造了唐诗的一个中兴局面,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即诗歌的创作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唐一代,虽然经过了初唐四杰和陈子昂等人的开拓进取之后,拥有李杜,王孟,高岑,王昌龄的盛唐诗歌已臻顶峰,但追新图变一直是历代诗人的终极目标和诗歌繁荣的不二法则,与盛唐时期相比,这一时期的诗歌加重了写实主义风采, 涌现出了一大批写实主义诗人,如白居易,元稹、王建,张籍,李绅等等,并直接影响到后唐的皮日休、聂夷中和杜荀鹤。
有人说,诗歌是小众文化,只适合孤芳自赏,很难普及。但为何历代诗词,穿越上千年语境烟云,至今仍为我们津津乐道并熟知,抚卷涕零,感慨万千?像汉乐府诗《江南.江南可采莲》骆宾王《咏鹅》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等众多诗篇入选小学课本,黄口小童就可理解。我想,除了其文笔精彩,内容充沛外,还因当时的诗人们明白一个最浅显的道理:即看诗的不光是诗人,最广大的读者还是老百姓。因此,你看唐宋诗词,出手就是幅鲜明的画,开篇就牵着你的心情,那语句就像大白话,即朗朗上口又浅显易懂。时至今日仍不难理解,甚至有些作为日常口语我们至今还在使用——他们迎合得好!
您再瞧瞧当下,再没有可以吟诵千古的好诗篇,除去社会大背景不说,当下诗风误区太大,尽是些云里雾里的东西,绕来绕去,您得费劲去猜去理解,没人愿意或有闲功夫去看。为何千年前古人就明晓的浅显道理,我们却躲在雾里看不透。
你再看看我们现在的新诗人,一开篇就不知所云,接着更是莺啼燕转,极尽腾挪跌宕之能事,和读者玩起了躲猫猫游戏。许多诗人只是一味地钻进“小我”的象牙塔里闭门造车,自我陶醉,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或拼造新词;或立意奇崛;或晦涩难懂,或意象朦胧;或似是而非;或粗俗不堪。写的诗不但读者读不懂,甚至连作者自己也解释不清。诗歌虽是雅文化,但毕竟是拿给大众看的,哪容得了如此谜一般的高深?这些个诗人,仿佛生怕别人怨你学问不深或偷了你的诗意似的,时时藏着掖着,“犹抱琵琶半遮面”,这种主动脱离群众的行为真是傻得令人啼笑皆非,有时候恨不得打他们的屁股,或踢他们的尾椎骨。还有些人则走极端,写歪诗,骂诗,丑诗,邪诗,淫诗等等,真是让人汗颜加无语。有时候真想问问这些人,你们这样通宵达旦地索句熬夜,挖空心思地绞尽脑汁,累不累,值不值?
诗人是时代的急先锋,紧紧扣住人类命运的脉搏,奏响社会进步的鼓点和号角;诗歌是艺术殿堂里的奇葩瑰宝;是文学皇冠上的璀璨明珠。
如今我们瑰宝糟蹋了,明珠不要了,急先锋变成了搅屎棍,写诗俨然成了流水线上的快餐文化,似乎谁都可以写,谁都可以自封为诗人,这当然是好事,说明我们繁荣。但这年头苍蝇蚊子一样繁荣,不见得有人会喜欢。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媒体不负责任的鼓噪和官方的墨守陈规。如此虽然数量众多,优秀作品却乏善可陈,杰出的诗人更是凤毛麟角,写诗的比看诗的还多,生生让诗歌走向没落。
我们还是多写些浅显易懂,大众明白,既能反映时事又能反映现实的“元白体”作品吧!相信以我们的才力和敏锐洞察力,一定能够重新赢回读者的青睐!
【附】:赠诗一首,望笑纳
处女作
小时候学英语
有些读音不好记
就用汉字来代替
比如“go to school”
常常标作“狗头死骨”
.
长大后学诗
觉得有了些成绩
很有点沾沾自喜
就向几家诗刊去投递
但月月年年无消息
.
后来交了费 参加了研修班
将一篇得意之作呈上去
盼到老师终于回信了
却说作品太肤浅太幼稚
于是提笔故作深刻
修改后再寄过去
又回信说缺乏社会意义
.
这可叫我作了难
当时正临近考试
明天就要考英语
满脑子尽是些单词
它们甚至出现在梦呓
.
一大早醒来
想尽快将此事应付过去
忙把梦里的单词连了连
并翻译成口头汉语
凑成了几句顺口溜
硬着头皮又重新发过去
.
诗是这样写的:
一年有四个季节
冬 夏 秋 春
一天有三个时辰
上午 中午和傍晚时分
天上有日月星星
地上有男人女人
.
突然来了一场地震
爷死[yes]奶死[nise]妈死[mars]爸死[bus]
我和妹妹成了孤儿
在当地政府和民政局的帮助下
我们姊妹得以继续上学【狗头死骨】
.
编辑看后大赞说:
孺子可教也
如此佳作为何不早寄我?
以后就照此思路写作
你一定会成为中国的名诗人一个
.
我听后哑然 不知所措
真不知今后该怎样活
乡医诗人华灵2019/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