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
文章原创非首发,首发于公众号,文责自负。
拿破仑曾言:“世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由此可见思想的重要性!要想拔高自己的思想层次,提升思维格局和境界,读书则是必不可少的!
从小就开始读书,从学前教育到小学、中学、再到大学,甚至是研究生,我们都叫读书;然而此读书非彼读书——这里讲的读书,是指阅读书籍,而非上学。
对我而言,真正开始读书是在初中一年级的时候,依稀记得那时候我们班班风特别差,六年级班主任是个女的,压根管不住我们;刚好老师怀孕了还是怎么的,就换了个刚刚大学毕业的男老师做我们班主任,就是他引领我走进了阅读的殿堂!老师姓陈,虽然他教英语,但作为班主任的他,为了带好我们可真是煞费苦心——每次课前不是给我们来一副对联,就是给我们讲个故事,亦或是推荐一本书:对联包括“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野马,易放难收”、“起笔有珠玑,杏坛霸气;挥毫成锦绣,王地雄风”等,至今记忆犹新!第二幅对联的后面四个字我觉得特别有感觉,还把它写在了《现代汉语词典》的扉页上;当年写完,之后还拍了一张照片,以示纪念!
老师写的字也很好看,那是第一次给我们上英语课。老师早早就来了,只见他满面笑容走进教室,随即拿起粉笔写了下面这一副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字略带行楷笔意,写得很大,也特别好看;写完之后,上课铃声刚刚响起;老师简单做了个自我介绍之后,就给我们讲起了这副对联: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可歌可泣的故事,虽然过去十几年了,到现在还清晰地记得——最后老师激励我们要像越王勾践一样,卧薪尝胆,咸鱼翻身——原来老师是想用这幅对联来让我们明白“皇天不负有心人”这样一个道理,要我们做“有志气”的人!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班没多久真的就旧貌换新颜了!老师推荐的书,我也还记得,大多数是《史记》、《三国演义》、《红楼梦》这样的经典书籍……
后面一直保留着阅读经典这样一个习惯,去翻看中学时候的照片,还找到了当年读《红楼梦》打卡的图片,满满的年代感!
从那时候,我开始阅读,也开始买书藏书,一直到现在还有这习惯——当时,我们的教室就靠着小卖部,小卖部也卖书,那老板是体育老师,也是我家亲戚;受陈老师影响颇深的我,一下课就经常跑隔壁书店,看起了书;看到喜欢的,也会节衣省食、省着伙食费把书买回去;有时候,一连看上几本,甚至赊起了账——我就真的非常感谢这样一位老师——是他,引领我进入了阅读的殿堂;也是他,让我开始明白什么叫读书……
再一次对读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应该是读研的时候了!虽然大学学的工程造价属于工科,但高中文科出身的我其实对理科、工科不感兴趣,也学得不好;所以考研又选择跨考,考到了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读研。研究生的时候,我导再次让我对读书有了一次彻底的转变!
那也是开学不久,我导跟我说“读书要精也要博”,并和我说:虽然我们现在研究的是中国古代文学,但你不要丢了本科的东西,甚至要尽可能多地去涉略一些新的领域——他还跟我举了自己的例子:我导当年读研的时候,读的也是文学,但当年的他就喜欢到图书馆去看一些理化生等理工科的东西,而且经常有一些意外的收获——印象很深的就是,他和我说的生物学里面的一个学说,叫“全息生物学”——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山东大学哲学系的张颖清教授在研究了大量的生物现象和生物学事实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导当时讲得特别有意思,举的例子我还记得:说我们人有头、一对上肢和一对下肢共五个分支,对应在手和脚这些小的部分也有5个分支,即5个手指和5个脚趾。对于体表遍布斑纹的动物,主体和各第1级全息胚的斑纹数都大致相等,如斑马的躯干上有9条斑纹,其头、颈、两前肢的各节肢,两后肢的各节肢都大致有9条斑纹……
后面老师告诉我:当今社会,研究生博士生课题越来越窄,很多人本专业都只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其他领域更是一无所知;如果我们对于其他的某个领域懂一点点,就已经比一点都不懂的人领先太多——这是“零”的突破;如果多涉略几个领域,很可能境界和思维都不一样了!
从那以后,我也会要求自己去广泛涉略,包括读书也是,尽可能地去看各种各样的书——之前看的大部分都是文史哲,后面就会去看诸如经济学、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科学技术、心理、医学健康等等……
越看越有意思,慢慢地发现:很多学科门类之间的东西都是可以互通的——就像前面看《博弈论》一书,有一段是这么写的,“田忌同齐国的贵族便是博弈的双方,也称为博弈的参与者。孙膑充分了解了各方的信息,也就是比赛的规则与各匹马之间的实力差距,并在六种可以选择的策略中帮田忌选择了一个能争取最大利益的策略,也就是最优策略。所以说,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博弈论在实际中应用的例子”。看到这里,我就想起了高中数学所学的“最优解”——博弈论中所说的田忌赛马的“最优策略”和数学上的“最优解”,这不就是共通之处吗?
还有一点,也是老师教给我的:就是看书尽量看原典,而不仅仅是看别人的译本或者整理本;当时听到这句话,我就觉得很有道理,但我自己是真的没想到!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一个故事:据《陆九渊集》载:“或问先生:何不著书?对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可能开始看到这句话开会有点饶,如果再看看陆先生另外一句话,就会更加明白了——陆九渊曾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意思是说:学习如果知道本源,六经都是我的注脚!因此,前面一句话,用我们现代汉语来说:有人问陆九渊:为何不著书呢?对方回答说:因为著书即在注“我”,而“六经”已经注“我”,“我”又何必著书呢?先生大概也不屑于将自己内心“无限”的真理,装进有限的“新六经”中罢了。这和我导说的看“原典”不是又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在那之前,我经常看的可能是译本什么的,但是后来我就尽可能地看原典了;不管是古代的经典还是外国名著,虽然一开始可能会有点吃力,但是后面就越来越顺畅了!有时候,对着原典和译本看,又是别有一番滋味——特别是看原典的同时,对着几种不同的译本看,就会发现几位译者的水平就一目了然了!那要重点看哪一本自然就很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