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咱们焦点小屋读书会总负责人、焦功深厚、知识渊博的朱金凤老师讲解案例[鼓掌][鼓掌][鼓掌]
【案例三】:《她俩玩的比我好——大一女生的烦恼》
玲玲,大一女生,18岁。从小跟奶奶一起长大,父母在外打工基本上不怎么跟她沟通,她有什么心里话也是没人可说。
大一刚入住的时候,她跟宿舍里她的上铺的那个女生玩的比较好,什么心里话都想跟她说。当时觉得很开心,后来又认识班里的另外一个女生,她们三个人在一起玩,再后来她发现她们两个关系走的比较近,她感觉被孤立了,心里很难过,很不舒服。甚至看到对方开心的时候,自己心里也特别不舒服,甚至希望她不要这么开心,然后也会质疑自己是不是变成一个坏人了。
玲玲自诉初中一年级曾遭遇校园霸凌,有一个女孩在学校人缘很好,撺掇很多同学孤立她,不理她。她觉得心里特别难受,也没有人可以说(跟父母不沟通)她就自己用听音乐,看书种种的这些方法来陪伴自己。虽然有些孤独,但还是从看书中获得了很多的精神上的慰藉。
玲玲曾经想过不跟这个上铺这个朋友玩了,但担心她的人缘好,寝室里其她的人也会跟着不理她,她就没法侍下去了,所以说内心特别的纠结,痛苦难熬,无法排解。她也曾经跟这个好朋友说过她内心的想法,对方也没有给予回应。
[疑问]思考:您作为咨询师,您可能会从哪些角度去考虑帮助这位大一的女生?你何以会有这样的想法?你可能会挖掘的这位女生身上有什么样的闪光点?
学习收获:
1、收集来访者的资料:对于友谊的渴望比别人多,比别人更看重友谊。以未知,尊重,欣赏的态度陪伴来访者。
2、确认来访者看重的地方,在乎的地方,渴望的地方。
3、一般化处理:有这样的想法是可以让人理解的。追问:看来这种被孤立被抛弃的感觉对您影响很深,不知在以前的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呢?
4、共情:在这么不容易、这么难的情况下,你是怎么陪伴自己渡过的?(听音乐、看书、跑步)
5、具体化:具体探讨爱听什么音乐,读什么书。其实就是挖掘成功经验,向过去借力,向未来借力,从负向中看到正向,收获资源(看书的收获、坚持跑步锻炼使身体强壮、音乐熏陶感到人生的美好,产生共鸣和归属感),重新建构(领悟到失去的同时也收获很多)。
6、外化处理:给自己纠结、抛弃的情绪起个名字——“烦烦”,找个物品代替“烦烦”——抱枕,你想把它放在什么位置?(窗台、远远地看着)当你把它放在窗台、远远地看着的时候,内心是什么感受?(挺不舒服,不想看到它,不欢迎它来到身边)有这样的心情真的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伴随了那么长的时间。我相信“烦烦”也有很多的心里话想说,你愿不愿意听一听呢?
7、换位:尝试把“烦烦”拿过来,对自己连说三遍:我是烦烦,我不是玲玲。
“烦烦,你是什么时候来到主人身边的?和主人是怎么相处的?有没有相处的比较好的时候?你的到来,主人有什么不一样?谁会注意到主人的不一样呢?注意到的人又会说些什么呢?你会期待主人怎么做呢?”
8、回归角色。连说三遍:我是灵灵,不是烦烦。听到我和“烦烦”的对话,你的感受是什么?有什么不一样的体会呢?
灵灵的体会跟之前有很大的转变:陪伴这么长时间,成了老朋友,她不放心,有时还会来看望我,提醒我。(肯定)
9、确定接下来的一小步。你准备接下来会做些什么?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你接下来的大学生活跟之前又会有什么不同呢?
10、向重要他人借力,向未来借力。你的好朋友看到你的改变,可能会跟你分享什么呢?你跟同学A和B的关系又会有什么改变呢?
当自己有所行动的时候,她和同学的关系,未来的大学生活都有什么改变?这样她对行动更有期待,对未来的美好场景,更有信心更愿意去努力。
11、结束,让灵灵小结收获:怎样更好的看待友谊?怎样调整自己的思维?希望别人做到这些,自己首先能做到什么,这样可能别人才能跟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