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这件事,我并不想那么功利。
好像时间越过越少,我们开始急于求成,看见速成,看见零基础到大师等类的字眼就控制不住想去看,我们就是这样,想一脚踩平别人多年的努力,直接与其并肩。
我喜欢把一本新书放在桌子上,细细的看封面上的图画和文字,然后郑重其事的翻开第一页,然后慢慢翻下去,遇到某段喜欢的话,停下来多读几遍,细细品味,遇到某个新颖的观点,觉得很惊喜,遇到一个故事,觉得这世界真是太过伟大,包容了一切存在。
看书之前不会期待从书里看到什么,而是自己慢慢去发现去探索,很有惊喜感,猜不到会遇到什么,遇到的东西就会有种新鲜感,投入感。
都说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去看什么书,看书之前已经想好要从书中获得什么东西了。比如说看红楼梦之前,想要知道人生的真理,但读到最后发现一切不过一场空,又得到什么了呢?一直觉得红楼梦只是一本小说,但是很多人反而对小说外的东西更有研究,于是有了红学。
但是,喜欢红楼梦并不等于喜欢红学。红学有各种分支,涉及很多领域,这当然很有价值,但是红楼梦本身只是一部小说而已,只是现在我们更愿意去研究红学,很少关注小说情节本身了。有些唏嘘。
读书都变功利的话,其实好像生活会很无趣的。朱光潜有段话说的很好: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颗古松。我们三个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觉知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觉知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
我们见到的是什么,我们就是什么。但是只有超越科学的和实用的态度去关照事物,我们才能发现事物最本真的美。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见的东西越来越少的原因,也是我们感到不快的原因。
苏东坡有首诗说:
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
无竹令人俗
给自己那么一段时间,只与书本身共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