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这样,不会一帆风顺,只有面对才会解决问题。当妈之后才发现,前一秒家庭和谐,下一秒就鸡飞狗跳,也许这就是生活。
昨天刚发生在自己身上,宝宝四岁,放学路上走到商店门口,吵着要吃雪糕,我说现在天气冷不能吃,他情绪一下激动起来,开始大哭,过来抱着我的腿,不停的哭。
我听到哭声真的很烦,就说哭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他哭的更凶,后面我给他提供两个选择,不买雪糕可以换成牛奶或者其他喜欢吃的,他都不同意,哭着说就要吃雪糕,我只能默默的等他哭好。
这个过程很漫长,我也很无奈,我发现小朋友情绪激动讲道理是听不进去的,后面我说妈妈没有给你买喜欢吃的雪糕很难过很伤心对不对,他说是的,听完哭的更凶,我说伤心就哭出来,没关系,妈妈陪着你。
这就是反应情感,把孩子的感受说出来,哪怕是哭,情绪得到释放也是好的。
后来他自己提出来不买雪糕,买一个糖果。我们要相信孩子,他会做出选择。
孩子犯错或者发脾气,一般是他的需求没有得到真正满足,给孩子一段反思时间或者冷静时间,如果是三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和他聊聊刚才的行为,并问他下一次是否可以做得更好。
亲测有效。如果能提前告诉孩子我们的预期,他们一般会更合作。这里有个值得借鉴的方略:首先尊重孩子的感受;告诉孩子你希望他怎么做;让孩子知道你会帮助他。
还有要不要让孩子一直哭: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个问题。我自己原来的观念是,孩子总有哭的时候,让他哭好了,不能纵容他。甚至在他刚出生的时候,我还比较认同一种观点,就是孩子不要一哭就抱,不然以后放不下来。看完《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发现经常被拥抱和爱抚的孩子更独立,更有安全感。我自己的实践证明,孩子并没有因为一哭就抱而变得更加难带。
学会科学育儿,让孩子健康成长,把自己还给自己,把他人还给他人。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与众不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