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学到老——读《教育常识》之我见

身为教师,教书育人,生怕自己的家庭教育不好,孩子无礼,影响自己为人师的形象,可是越有这样的担忧越出现这样的问题。

我是个急脾气,孩子犯错总是忙着纠正指责,你不该这样不该那样,最近发现五岁的儿子一身的毛病,生气时好动手打人,大声喊叫极其不听话,我也一直在反思,孩子出了问题一定是教育出了问题,若想他改变一定我先改变。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近正在读《教育常识》这本书,其中“儿童的生长需要自有节律”让我感触颇深,因为作者对游戏机“深恶痛绝”,所以控制孩子玩游戏,而我是觉得电视是生产傻瓜的工具,动画片会让孩子头脑简单,在给他看过一段动画片之后,也是上幼儿园的原因,我果断的不在让他看了,直到最近读到这一节,我才意识到,儿童对媒体有娱乐、逃避现实、情绪刺激、社交学习、交往等需要,而且儿童选择不同的媒介,说明他要借此满足不同的需要。他玩游戏,是为了满足放松,与逃避现实和情绪刺激的需要;看电视,说明儿童在放松也逃避现实情绪刺激,交往诉求和现实性等需要。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于是就在这几天我也对孩子“放宽”了政策,若表现好可以看会儿动画片,但不能看太多,每天只看两集,看完就把电视关掉,因为事先有原则所以孩子在看完两集之后主动把电视关掉,这样比之前一味的训斥惩罚要好得多,立规矩讲原则,时间久了孩子自然就懂啦,只不过这个过程需要父母的耐心和方法,恩威并施才好。当了母亲之后才真正的领悟那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自己家的孩子尚且需要耐心去对待,那么身为教师面对别人家的孩子,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多些耐心与理解,放慢脚步去倾听孩子的声音。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自己也在成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就是今晚我在洗漱的时候,就听见父子俩在屋里“争吵”,一个让睡觉一个不睡觉,两个人都挺生气,只听见他爸爸说:“你把妈妈的书扔地上干嘛?”……洗漱之后进屋,发现书还在地上,照着以往的脾气我肯定是问都不问劈头盖脸的对孩子一顿教育,然后大声的命令他把书给我捡起来,孩子在我的淫威之下,不敢不捡又十分不情愿;然而这次我并没有这样,进屋之后先把他抱起来了,因为他和爸爸吵架啦“宝宝很生气吗?为什么要把妈妈的书扔到地上呢?他见我没有厉声呵斥,便搂着我的脖子说:“其实我不是故意的,刚才拿玩具熊的时候不相信碰到了地上”。……于是这一晚我们母慈子孝,并没有像每次那样鸡飞狗跳。我庆幸还好刚才克制住了自己,没有咄咄逼人,给了他向我“坦白”的时间和机会,同样我也保住了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形象。这让我想起来了抖音上最流行的《猪小屁》的一个小故事,猪小屁在一堆苹果中间把每一个都咬了一口,一个声音带着批评的语气说:“你怎么在每个苹果上都咬了一口,这是干什么?”这时他举起一个苹果说“妈妈,我尝过啦这个最甜给你吃”,眼里却泛着泪花。生活中我们何尝不是那个妈妈,没有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就是一顿批评,其实他是爱我的只不过他用儿童的方式,而我们却总用成人的眼光看待。

图片发自简书App

牵着蜗牛去散步,我们应该慢下来才好,这一路花花草草蜜蜂蝴蝶,用孩子的眼光看沿途的风景。原来不是我牵着蜗牛,是蜗牛陪着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怎么这样,也飞走了。又到一个星球上,那个星球上是一个很贪婪的人,他不断计算哪个星球是他的,并记下来………他已经忙...
    霜霜霜霜霜之霞阅读 10,893评论 0 3
  • 不知道你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那就是人活一辈子,到底是被什么东西驱动的。关于这个问题,两位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和阿德...
    沁晨_e9ae阅读 3,730评论 0 0
  • 近日一直在想人性之事。自古以来有两个对立面。《三字经》凶"人之初,性本善。"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又说人性本恶。...
    Yoslion阅读 1,280评论 0 0
  • 20170725第二十五天。 速写,顾名思义,迅速地写出画出,重在一个速字上,要求时间短。这是我的理解。 用专业的...
    春之原野阅读 3,456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