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绩不好,就不配做你儿子?
早上9点多钟,老婆在电话里火急火燎说小刚没去上学,跑得不知去向时,志军正在气喘吁吁地爬楼梯。
这是一幢17层高的居民楼,正停电检修。客户的快递不能不送,电梯不知道啥时候好,总不能干等吧。另外,大老远地过来,也不能白跑一趟,只有背着货物,一层一层走上去。
志军没有那么矫情,17层算什么?三十几层的楼都不知道爬过多少回。
再说,深更半夜,电闪雷鸣,荒郊僻壤,地痞牛氓,多少吓人的状况都没耽误过他送件。
不过,毕竟靠40的人,挡不住体力退化的。早先,他年轻的时候,“噔噔噔”一哧溜跑上15楼不带喘,现在一口气最多提溜上9楼,不停下脚步换口气不行。
可是,按件计酬,分分秒秒都是钱,哪能随便浪费?巴不得一分钟摔成八瓣呢。凭着这股死缠烂打的狠劲,他每月的业绩才在同行中遥遥领先。
志军有不得不拼的理由。
前几年,他和老婆在苏南打工,积攒下十来万在老家盖了一幢二层楼房,安顿好年老体衰的父母。他可是村上有名的孝子。
接下来的打算是再吃几年苦,挣个县城套房首付,然后把两个孩子弄去城里读书。
他告诉过自己多少回,夫妇俩不管吃多少苦,也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他太知道,小时少读书,长大得多吃多少苦才抵得过?
可是计划不如变化,首付的钱还没挣到个零头,家里出现了状况。
02
儿子小刚在镇上最好的中心小学读书,学校离家有20 多里。志军就在学校附近租住一间房子,让妈妈陪小刚读书,他父亲在家里侍弄庄稼。
那天中午,奶奶接孙子放学的路上,腿被一辆电瓶车撞骨折,瘫痪在床。
母亲需要照顾,儿子学习需要陪伴,两件事都一点耽误不起。
一句多余的话不说,志军立刻撂下手头的活,带着老婆和三岁的女儿从苏南打道回府。
日子一天天过去,虽然挣钱跟苏南不好比,但是让志军颇感欣慰的是,妈妈的腿疼一天天减轻,儿子的成绩一天天向好。
两年后,小刚六年级毕业。志军求哥哥拜姐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小刚弄进县城读重点初中,手头几万元的积蓄也跟着花费殆尽。
反正不能让儿子再像自己一样吃尽不读书的苦,让儿子多读书读好书,花多少钱都值得。
光把儿子送进好学校还不行,还得大人陪读。既然没钱买房,那就继续租房。
志刚读书不多,但也听说过孟母三迁的故事。所以就在离学校最近的高档小区租个套间,那里环境好,安静。不会像那些脏乱差的地方,虽然房租低廉,但是群龙混杂,整天鸡飞狗跳吵闹不休。
老婆在大后方,带着小女儿,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他在外面送快递、干零活,最大限度地挣钱,举全家之力为儿子学习创造一切条件。
三九严寒,盛夏酷暑,风吹雨打日晒,被人轻慢遭人白眼,送快递的苦,真是一言难尽,但是,再苦再累,志军每天都是精神满满,因为他要把儿女培养成才,一点懒惰偷不得。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一向聪明懂事的儿子,怎么会突然就逃学呢?还有几天就期末考试了,这不是急死人吗?
03
志军二话不说,搁下快件,掉头就走,恨不得一步跨回去,儿子的学习是顶天的大事。
老婆见他回来,正急得团团转。她今早送小刚去学校,眼见他过了学校门前的十字路口才掉头,谁知老师打电话过来,说他根本没进校门。
小刚的手机还在书桌上,老婆把家里亲朋好友的电话,打了个遍,都回没见他。附近能找的地方也都找了一遍,还是踪影全无。
志军懵了,一路上,他还揣测儿子指定去看望爷爷奶奶了,正准备回乡下接他回来。
现在看来,儿子是故意躲起来的,可是为什么呢?
志军脑中过电影一样,闪着儿子这几天的表现。难道是因为昨晚打了他?可是不打不行,这几次考试,他是一次比一次差,这样下去,怎么保证明年上重点高中?上不了重点高中,就上不了名牌大学,那今后的好工作好生活还指望什么?
志军打了一通电话,跑了一圈地方,大半天过去,早急得浑身火星乱蹿。
实在没有办法可想,志军只有拖着两条疲惫的腿,走进派出所。
04
小刚今年15岁,正在读初二。民,警登记了信息,然后分头寻找。
汽车站、火车站录像显示,小刚在售票大厅徘徊了一阵,后来离去。因为实名制,小刚没有证件,买不了车票。
志军在又去了图书馆、游戏厅、步行街等公共场所之后,一屁股瘫在地上。一整天,该找的地方都找了,他已经跑断了腿。
天色已晚,他不仅仅着急、担心,还有失去儿子的恐惧和剜心的疼痛。
万家灯火闪烁,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味,志军缩在小街肮脏的角落,眼中蓄满泪水。
他懊恼地撕扯自己的乱发,恨不得剁了自己的手,暗暗发誓,只要儿子平平安安回来,以后无论考多低的分,都不再动他一个手指头,他只要儿子健康快乐。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志军的恐惧一寸一寸加剧。
他扶着栏杆艰难地站了起来,甩一把眼泪,继续去大街小巷寻找,他巴望儿子瘦落的身影突然出现在眼前。是的,儿子自从读了县城的初中,原本胖嘟嘟的脸瘦了很多,原来整天叽叽喳喳,现在越来越不爱说话。
十一点钟,民,警打来电话,说四季公园的树丛里发现一睡熟的男孩。
志军抓住电话,喊着“谢谢,谢谢”,发疯一样,狂奔公园。
可是到了近前一看,不是小刚,志军又一下子软瘫在地上,嚎啕大哭。
志军拖着灌满铅一样的双腿,漫无目的地走着,一刹那,想死的心都有。
凌晨,走近租房小区,远远地看见老婆等在大门口昏暗的灯下,焦灼地张望。
老婆眯着眼睛笑着跑过来迎他,儿子找到了,在楼上呢。
05
就在一小时前,志军他家住城南的表姐把小刚送了回来。因为,他的手机没电关机了,表姐联系不上他。
听说小刚跑了,表姐一家也帮着寻找。后来,开出租的表姐在一个偏僻处的公交站点,看见蜷缩着睡觉的小刚。
小刚生下来一个生日后,就由爷爷奶奶领养,成了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
爷爷奶奶勤劳又善良,对小刚管教严格,从不无原则地溺爱孙子。
在艰苦环境中慢慢长大的小刚,不但聪明,而且特别懂事。他知道爸妈在外打工辛苦,所以学习很用功,不要大人多操心。
可是,进了县城重点初中后,才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他在镇小学的优势荡然无存,尽管他在学习上用了好大的力气,还是被同学远远地甩在后面。敏感的男孩,一天比一天自卑。
眼见爸爸没日没夜辛苦,常常十天半月父子俩见不上一面,爸爸回来,小刚已睡觉,小刚早上起来上学,爸爸已外出。
搬来县城一年不到,爸爸原来的黑发变半白。自己省吃俭用,却舍得把钱花在他学习上,砸多少也愿意。
平时志刚送快递,都是早出晚归,中午囫囵吃口随身带的包子馒头烧饼。那天,妈妈多炒了个辣椒肉丝,放进爸爸的饭盒里,还被爸爸训斥了几句。这一幕,刚好被放假在家的小刚看见。
因此,小刚感觉自己的压力大得不行,只有拼命学习,才对得起父母。结果越努力,成绩越上不来。
爸爸见他成绩下滑,常常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骂一通。
志刚脾气暴躁,父子俩又长期不生活在一起,小刚跟爷爷奶奶有说不完的话,跟父母反倒无话可说。
整天学校家里两点一线,他没有朋友,也没有什么校外娱乐活动。内心有苦无人说,小小的年纪居然一夜一夜失眠。
于是,小刚觉得自己不配做爸爸的儿子,想到逃避,想去外地打工,一走了之。
没有证件乘不了客车,只有在街上闲逛,到处找打工的地方,可是一看他未成年,谁敢用他?
06
听完表姐的话,志刚一把搂过儿子,嘟囔个不停,对不起,爸爸给你压力太大,是爸爸错了,爸爸太混!
父与子,一个给得倾囊而尽,一个学得倾尽全力。可是,有谁知道,超负荷的给会变成捆绑孩子自由飞翔的绳索呢?
父母爱孩子,不仅仅是物质的给予和身体的陪伴,还有心灵的沟通。
父母爱孩子,是智爱,就是知道孩子冷暖,更要懂得孩子所思所想。赋予孩子生活的智慧,也是书本之外一门重要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