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翻开这本书前,单纯的从字面理解,我以为他是探究人性、讨论救赎、自我解救诸如此类的哲学命题。可翻到书的背面,看到一段评价,觉得更像是写一个荒诞的故事。怀着这样好奇的心里,我从书摊上买下了它……
主人公迪伦一出场的形象就让我觉得很轻松,孤傲却也个性。也许15岁的样子就应该是这种模样。带着对见到生父的渴望和憧憬踏上了寻父之旅。不料生活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总是爱捉弄别人的命运。当火车发生事故后,原本以为自己是唯一活下来的幸存者,却不知命运已带她进入了另一个游戏。
当崔斯坦出现在隧道口远处的山边上时,我还在好奇他的身份。当他对迪伦表现出的镇静与敖漠,对其进行催眠时,我心里嘀咕这不会真是个科幻小说吧。当崔斯坦带着迪伦到达第一个安全屋后,我彻底被情节弄晕了。到底是不是迪伦在做梦啊?哪个才是真正发生的情况啊?就是这样的捉摸不透,诱导我继续寻找真相。当我确定迪伦确实离开了人世,崔斯坦也不是人类的时候。突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余华先生的新书《第七天》里,不就是已非人类,用人死后的“灵魂”为载体批判这个世界吗?难道《摆渡人》也是这个套路?
我能猜到的就是两人一定会变得互相依赖,互相保护,直到谁也离不开谁。直到迪伦在安全屋焦急地等待为了保护她而深陷险境的崔斯坦时,我自作聪明的大胆想象。会不会崔斯坦真的没有活下来?而摆渡人这一重担就落在了迪伦身上?通过她的不断努力,最后怎么怎么样……显然我的预想是错的。
冷漠却又善良的摆渡人保护纯洁的灵魂又是穿荒原沼泽,又是翻山渡海,还得继续对付幽怨的恶魔。还有超越人类世界的其他空间,其他精灵,带着以保护、勇敢、反抗认知和最重要的爱情为主题时。我脑补出的完完全全是一部宫崎骏大师最新的动画大片啊!脑海中《千与千寻》里的动画形象一个接一个的浮现,真是读的我津津有味,热血沸腾啊!
躺在床上细细的回味这本书,如果真的要给“摆渡人”做一个合理的解释话,我想应该是这样的。书中一直在强调,迪伦所看到的荒原景象是她的——心象。她活在世上时不喜欢登山,害怕游泳。所以她在穿越两个世界的交界中就会遇到这两个严重的障碍。她心里越是害怕忧郁,她所面对的环境越是恶劣,天气随着她的心情变而变!如果说迪伦第一次穿越两个世界的交界是因为有崔斯坦的保护。那么第二次迪伦顺利穿越靠的就是她对信念的坚持,对克服内心恐惧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如果说迪伦第一次穿越的摆渡人是崔斯坦,那么第二次的摆渡人又是谁呢?毫无疑问——是自己!这样再来理解为什么最后反而是迪伦会带着崔斯坦回到了人类的世界,就显而易见。撇开爱情不谈,那是因为勇气!迪伦后来有了敢于反抗已有认知的勇气,有了敢于尝试的勇气,有了直面困难并克服的勇气。对,也应该有追寻并保护爱情的勇气。
摆来摆去,能摆渡你的人,只有自己和自己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