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女,给爸爸做顿饭
昨天傍晚时分,闺女跑到书房喊我,“妈,爸爸一会儿回来吃饭。”“好啊”我应和着。“我现在去给爸爸做饭。”
嗯,这是什么情况?一天24小时,这个除了吃饭,运动,其余时间只想长到床上的主,怎么想起做饭的事了?“我爸说,想吃我做的饭。”能听的出来,不是特别情愿,但是还是积极的到厨房忙活去了。我不禁就纳闷了,老公给这小妮儿灌了什么迷魂药,竟然愿意主动去做饭了。
二月底,女儿从香港到上海,在那里安安生生酒店里呆了21天。原计划结束后,与在上海工作的同学一起到迪士尼等景点尽情嗨皮几天,好歹也是来大上海一趟,不能辜负这趟难得的行程。然而转折一下,计划赶不上变化,从酒店出来那天,朋友劝她,赶紧回去吧,等情况稳定再玩不迟。一路狂奔,丝毫不敢懈怠,当天就离开上海回来了。她还不忘打趣自己,我这是在跟病毒🦠赛跑啊。不管怎样,作为妈妈,孩子安全到家提着的那颗心,也就落了地。
许是近一个月的在外漂泊,见不到朋友,没有美食,没有自由。到家后,又是网课又是论文的,还有毕业考试,把自己逼的焦头烂额。然后,好不容易这一切都顺利结束,平顶山又来了,宅女接着做。出门放风的愿望又泡汤了。听着这一系列的遭遇,感觉闺女也挺郁闷的。处于这种考虑,我很少要求她做家务,更不用说去做饭了。时间久了,好像不煮饭就变得理所当然了,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是却无力改善。
所以,当她告诉我,要给爸爸做晚饭时,我就好奇了,老公是怎么动员她行动起来的呢?要说老公,也是个忙,是个工作大于一切的人,家里的事儿很少操心。但是,家里事很少参与,不耽误人家思想动员工作做的如此出色,不得不服。我偷偷问他,你跟闺女说啥了,就跑去专门为你做饭了?他说,我啥也没说啊,就说,闺女,爸爸想吃你做的饭哩。
这句话有这么大的魔力?质疑的同时,我在想,我可从来没有跟孩子说过类似的话。我的方式是啥?“闺女,中午你想吃啥饭?”××ד你做的可好吃了,你做吧”。然后,就得到一句回复“我不想做。”我能觉察出来自己听到这话的反应,我就提醒自己,“她不在家我也要做饭吃呀,我该干嘛就干嘛,不用老想着指望她。”其实,这方法也管用,她会说我做的菜味道不足,偶尔过来帮个忙。
但是,老公这招可是厉害呀,一下子就调动起了闺女的自主性,乒乒乓乓干起来了。这是啥?是不是正好运用了院长说的那句话,不跟孩子在一起时,要建立心灵契约。然后,这个心灵契约发挥了强大的心理作用?不禁感慨,人家没有学习,都比我运用的好呀,我还有啥理由不成长进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