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家长都反映自己的孩子做什么事都慢吞吞的,磨蹭的不行!
这时候,我们大人就很抓狂了:
“要迟到了,他还在赖床!”
“坐床上发呆,就是不穿衣服!”
“一顿饭吃了一个半小时!饭都冷透了!”
“起床磨蹭、吃饭磨蹭、刷牙磨蹭、睡觉磨蹭……一日雷区!”
我们成人,在自己制定的时间表里忙忙碌碌、来去匆匆,然而,孩子生活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根本无法理解时间的紧迫性。
宝宝为啥爱磨蹭?我大概总结了一下原因:
1、没有时间概念
孩子的时间概念比较模糊。他们根本不知道,要是把一件事尽快做完,结果难道会更好?自己慢有什么不好?
就拿家长都比较操心的吃饭这件事来说吧,成人都会知道,不快点吃饭就凉了,吃完饭还要收拾还要洗澡……吃慢了后面的事都要延后!而孩子不明白这些,他当然也不知道吃得慢一些有什么不好。
2、注意力易转移
小孩子嘛,旁边有什么好玩的事,立马就会让他忘记了初衷。本来要去刷牙,可是走到浴室里发现有一池水,孩子就开始玩起水来了,刷牙?早忘一边了!
于是,孩子就开启了边干边玩、慢慢吞吞模式
3、动作不熟练
有时孩子磨蹭不是孩子故意的,而是动作不熟练、缺少操作的技巧。孩子就是孩子,他的思维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还在发育之中,他在做事情时,也不知道怎么统筹规划,如何以较少的时间来做更多的事情。
4、缺乏自信心
孩子担心自己做不好,怕自己出错,然而越是担心、越是害怕,动作也就越慢。如果大人这时候再在一旁不断地责备、催促,孩子的自信心又会受到影响,他的动作不仅快不起来,反而会更慢了。
5、家长包办
嫌孩子吃饭慢,妈妈就把饭碗拿过来喂孩子;嫌孩子洗脸耽误时间,妈妈就帮孩子洗,这样时间长了以后,孩子会渐渐养成更加磨蹭的习惯,他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大,因为孩子知道,吃饭、穿衣、洗漱、整理等等事情,自己无论怎么做都可以,反正爸爸妈妈会来帮他的。
6、与成人做事的目的不一样
我们大人,做事是为了结果,所以我们巴不得尽快把事情做完了。但孩子不一样,孩子做事,很多时候是为了享受过程。他们做事的主要动力是“好玩”,一旦玩起来了,那在大人看来很快可以完成的事情,孩子就迟迟不能完成了。
如何让“小磨蹭”提速?
面对你家的“小磨蹭”,既然讲道理、催促、发脾气……都没有很好的效果,那么就要动脑筋来想想更好的对策了。
1、孩子注意力集中,家长指令清晰
孩子慢吞吞,常常因为当他专注于一件事时,无法一下子把注意力转移到大人交代的另一件事情上。不仅无法用心完成大人交代的指令,还很快忘了前面的叮咛。所以,我们给孩子的指令要简单清晰,比如,你刚让孩子收拾玩具,又叫她去关电视,她可能就反应不过来了,你不如先让她关电视,关好了,再让她去收拾玩具。
2、提高孩子的兴趣
孩子对他有兴趣的事动作就很快,没兴趣的事就慢吞吞,如今天要去动物园玩,他可以在3分钟内穿好衣服、袜子,还反过来催大人。如果换成要他去收拾地上玩具的话,他就开始慢吞吞,任你三催四请,直到你急得要发火了,孩子的动作才稍微快一点。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让孩子做一件事得时候最好先提起他的兴趣。这时候就是游戏力的重要性了,比如收拾玩具,也可以是一个游戏,你可以说:“我们把货物装到火车厢里,再把火车开到山洞里!”
3、不要忽视孩子的天生气质
有些孩子活泼好动、主动热情,很「外向」,有些孩子安静害羞、被动慢热,很「内向」,这没有好和不好,这种与生俱来的气质,在成长上各有优势。
内向的孩子需要更多时间适应新环境、尝试新事物。那父母可以预先让孩子有心理准备,比如要去个陌生的地方,提前告诉孩子,让他有时间适应。
外向孩子,适应能力是很快了,但可能专注力又不太好,调皮捣蛋的个性也让人头疼,父母不妨给予孩子多一点活动时间和空间,适当抒发精力,又可以将事情分拆成不同步骤,每当孩子完成一个步骤时可以适时赞赏他们,鼓励其坚持完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