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猴子们不再听话,而且有捣乱倾向的时候,就需要采取一定的管控措施。但由于猴子们的社会关系背景复杂,处理起来比较棘手,付出的成本较高,甚至会给处理者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形下,就需要找一个替代物,找一个威慑的典型,来敲山震虎,来做警示警告。
倒霉的鸡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被绑缚刑场的。鸡,芸芸众生,属于讨吃的草根阶层,数量庞大,组织涣散,软弱无力,任人宰割,常常是引刀成一快,血染黄土地。杀鸡的血腥场面,则会产生一种威慑效应,使猴子们受到一次血腥的恫吓,惨烈的震慑,从而会收敛起捣乱破坏的恶习,不敢再造次,不敢再违规,乖乖地听从主人的号令。
但究竟该杀哪只鸡呢?是随机抓一只鸡,还是有所选择呢?这需要很好地研究分析。对于主人而言,鸡也是产生经济效益的一个载体,不能随便逮住一只就杀,需要很好地甄别,以便成本最低化,效益最大化。
我以为,首先要杀的是害群之鸡。总有这样的鸡,不力争多觅食,多长肉,多下蛋,而是闹分裂、闹动乱,影响整个鸡群的安定团结,破坏鸡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必须除之而后快;其次要杀生产能力低下的鸡。这种鸡,长肉没速度,配种没能力,下蛋没质量,纯属造鸡粪的机器,浪费了饲料不说,还影响其它鸡的劳动积极性,所以必须杀之卖其肉,变成现金流;第三要杀病弱的鸡。这些鸡,反正已经是病恹恹的,有今天没明天的,看病吃药还得花钱,正好遇上给猴看的警示教育机会,杀之成本最小,何乐而不为呢?第四是杀容易捉到的鸡。实在找不到上述三种鸡的时候,就顺手抓一只鸡杀掉算啦,哪知鸡最靠近,反应最迟钝,哪只鸡就成为给猴看的刀下鬼。
生而为鸡,被宰杀就成了一种必然和宿命,几乎无善终的可能。但区别在于被宰杀的时间和场合,宰杀后给人吃算是死得其所,但只是为了给猴看,命运也就太残酷了,可谓死无葬身之地了。
唉,倒霉的鸡!即使自己血染春秋,但也未必能够起到吓唬猴子们的作用。也许,猴子们看懂了主人的虚张声势,看清了主人的虚假造势,很庆幸自己毫发无损,暂时收敛一下,很快又会投入到下一轮的捣乱循环。可怜的鸡,也许下一轮的杀鸡给猴看的悲剧又将重演。
阿弥陀佛,多灾多难的鸡!但愿你下辈子幸运些,别再转生为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