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考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高考一来,段子也漫天飞舞,从死鱼之眼的阅读理解到各种奇葩应题作文。

被人肉出来的阅读理解原文章的作者委屈的表示:“标准答案没出来,我也不知道当时自己到底想说明什么。。。” 感觉高考命题的人也实在太懒了点,应该找个已经挂掉作家,死无对证,至少再也不怕他说些什么尴尬的话,例如这位周大爷:

看到一个电视台的街头访谈,随机挑选了几个路人,提问:你觉得高考能不能改变你的命运?


考生原话:“高考改变不了我的命运。现在一万个人有一个能靠自己奋斗改变命运就不错了。都靠爹二代、靠关系。高考是必须改革的。”


我看过不少电影小说,说的就是1977年高考刚刚恢复后,很多知识青年,争分夺秒,披星戴月的复习,最后,高考也的确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但是反观现在,虽然考试的难度在不断增加,对抗作弊的技术也日新月异,人们对高考的态度却不如从前,现在人们基本上是以一种调侃,戏虐的语气在谈论高考,我们的社会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有些人说是扩招稀释了大学文凭的含金量,也有某精英人士说是各级党校,扭屈了中国千年的取仕观,学而优不仕,拍(马屁)而优则仕。大量假博士、假硕士,本科阶段都是三流大学或者根本没考上大学。所以高考优秀与仕途、进好单位的关系,基本上已经断裂。

翻看领导们的学历,个个都是博士,而且都是在职业的某个点上突然在职拿到博士学位,这个博士学位其实就是升官的敲门砖,垫脚石,但是这个学位到底是怎么拿到的,我只能用“你懂的”来说明。而且现在不仅仅是党校的博士好拿,只要你够“牛逼”,清华北大等等国内各种名牌大学的博士也不是不可能拿到,其中原委可意会不可言传。

高考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不仅仅是因为群众对大学文凭的含金量产生怀疑,还是因为现在的职业已经变得多样化,会打扮能来事的网红,手速快打游戏的高手都在新的平台上找到了自己的创业未来且收入不菲,高校的教育显然有跟不上时代节奏的无力感。高校的很多显然过时的专业设定早就应该取消,有几个专业的存在居然就是为了能让某些老师不至于下岗,实在是个天大的讽刺。

当四年的快乐与激情过后,大学提着裤子从你身上站起来时,冷冷地对你说:“你可以走了,把青春留下。”这时你才感觉到,不是我上了大学,而是大学上了我。

这当然是一个冷笑话,但是也说明了现在大学专业的无用,那些真正成事的,反而是在大学“不务正业”的少数派。

例如我这个城市的浙江师范大学里的一个非正式的,民办挂靠的学院(就是属于那种三本线后,有钱就能上的大学),反而出了一个名人,出名的原因是因为她不务正业的写成了《甄嬛传》,目前她的稿酬,仅网络版权费就突破2千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