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特别简单。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
只有突然有一天想做些自己发自内心的事情的真实感受。
不像其他知识改变命运的励志故事,我的故事显得乏善可陈。
我出生在80年代一个普普通通的城市家庭,是第一批独生子女。
从小我就很安静,不喜欢说话,以至于托儿所老师一度怀疑我不会说话,直到有一天我跟着托儿所的大孩子自言自语唱起儿歌,才打消了老师关于我是聋哑人的顾虑。
从童年到结婚生子,我生活的整个轨迹就像预设好的程序,到年龄就做对应大家认为该做的事情,异常平稳和规律。我就是老师和家长眼里的好孩子,爱学习,不惹麻烦,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工作是我毕业自己找的,算是为数不多的挑战之一,我记得自己投出的一份份简历,还有七七八八狗血的面试的故事和不喜欢社交面临的问题。
最终在非典那一年,我开始工作,在一家体制内企业一干就是快20年了(期间企业经历吞并,我换岗但留了下来)
在上海安家,结婚生子,工作稳定,衣食无忧。在别人看来的令人羡慕的生活,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仿佛我一直在按别人计划好的轨道行驶,车子开得很平稳,但驾驶的人不是我。
试想了下退休的日子,仿佛和现在的差别也不大,可能增加的只有白发、皱纹,变化的只是自己的年龄和健康状况。
快四十岁了,我第一次想着我要按自己的发心去实实在在做点什么。
我看到报道超过40%的婚姻是无性婚姻,很多女性长期处于性压抑下,这种压抑影响着女性的身心健康,自我实现和每个家庭的幸福。
我看到每年依然有超过1000万意外怀孕流产的女性,回想自己的生育的过程和产后的艰难时刻,我决定为女性做些什么,于是,我报名了性健康咨询师考试,因为我想去做一件能帮助到女性的事情。
2019年底,我参加了咨询师考试,顺利通过。
但咨询师的探索只是刚开始,尽管有了证书,但没有实际的咨询经验,也没有合适的推广途径,我的咨询业务开展的并不顺利,为数不多的客户都是男性,他们更多的困惑在于怎么样提升技巧让另一半更满意,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认识到性的核心不是性行为,而是价值观,每个人都需要尊重别人,平等的对待别人(包括性少数人群),更加包容的去看待和自己性取向以及价值主张不一致的人。
林奕含在《房思琪的失恋乐园》说,每一场对性的暴力犯罪,都是全社会一起完成的。
每年发生的性侵案件数量耸人听闻,但被披露的只是冰山一角,因为对性的负面认知和羞耻感就像一座座大山压在每个受害人的身体和心中,她们(他们)无法说出事实,也不敢说出事实。
我开始思考,要改变大家对性的负面认知,帮助女性只有当她们自己决定生育的时候再怀孕,到底应该怎么做?
我又看到了另一组数据,全世界每5个女孩,每13个男孩在他们成长过程中都遭遇过性侵犯。根据我国的统计数据,加害人当中超过70%是熟人。
这组数据告诉我,如果我们的家庭有必要的性知识传递给孩子,家庭能够阻断熟人的侵害链条,那么很多孩子都可以摆脱这种惨痛的遭遇。
随着对性教育深入的学习,我知道对性的负向认知和羞耻感是社会和文化构建出来的。
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我没有接受过来自学校或者父母的性教育。但父母对我的教育理念比较开明,我对性的态度是自然美好的,没有那么多压抑和负面感受。
我在想我到底应该做什么?想要在观念和认知上改变,只能从孩子做起。
如果可以做一件事情,影响到家长对性的态度,同时家长能把正确,必要的性知识传递给孩子。
让孩子不再只能从网络或同伴那接受不可控的性信息,让孩子知道性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量,不是洪水猛兽,同时知道性的责任和风险,有能力在家庭的支持下做出自己负责任的选择,未来可以建立美好的亲密关系。
通过引导孩子来疗愈女性对性的负向认知,只能是针对家长的儿童性教育。我决定做一名儿童性教育讲师。
平时我总是喜欢安静的观察身边的一切,不善言语,行甚于言,也不喜欢和人交际。所以当我选择了讲师这样的定位,着实被自己都吓了一跳。
不过我相信为母则刚,为了教育孩子,妈妈们蕴含巨大的能力来提升自己,从而言传身教影响孩子。
于是,我决定改变自己的定位做一名儿童性教育讲师,这是一次来自内心的召唤和选择。
尽管我知道现在和别人谈儿童性教育,肯定还有很有误解;尽管有很多在做副业的伙伴劝我放弃这个很难做的定位,做别的更容易变现的事情。
但我始终相信能够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并为之努力就是一种幸福。
宋柯在她的书里说:“只为彼岸,不为海”所经历的每一个弯道,其实都在接近你的目标,尽管可能在别人看来不是最优解”。
我走上了儿童性教育讲师的道路,这和我主业管理身份以及专业背景没有太大关系,但我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从小融入生活的性教育,我相信一定能让孩子受益匪浅。
因为除了学习知识和技能,孩子更需要爱和来自父母价值观的传递。一个知性懂爱的孩子,未来更有可能拥有美好的亲密关系,
更有可能真实面对自己的欲望和需求从而自主选择自己的使命和道路
更有可能对世界充满悲悯,用多元、包容的价值观去看待纷繁的世界。
一个知性懂爱的孩子,更有可能富有同理心,去理解和自己不一样的观点,放弃非黑即白的二元价值判断,对异己有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我也相信在对孩子的性教育引导过程中,妈妈们也会逐步摆脱性羞耻感的枷锁,焕发自己生命的巨大能量,懂得爱自己,让自己愉悦,从而拥有更好的伴侣关系和亲子关系,改变家庭的能量场域。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我如饥似渴的学习,学习儿童性教育的观点,知识,方法,同时也学习个人品牌打造和自媒体运营的知识。
我知道,现阶段,大众对儿童性教育的认知还在初级阶段,大家会觉得更多是防范性侵的需要,担心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会提前发生性行为的年龄,或者认为性教育没有必要,孩子大了自然就会了。
我想,这样的现状需要更多的去宣传和传播,因为儿童性教育落地学校尚有比较长的过程,只能通过民间和家庭的努力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受益。
在短短的半年里,我开了自己的公众号,学习做海报,拍短视频,剪片子,学习个人品牌打造,自媒体运营知识。我建立了自己的儿童性教育社群,坚持分享,并录制了好几十节儿童性教育的课程。我设计了自己的咨询产品并向儿童性教育的大咖持续学习。
一切都来自我的发心,创业是条九死一生的路,我们看到别人的成功也多半是幸存者偏差。但曾经努力过,就不后悔。
况且把自己的目标放到5年、10年的时间轴上去看,短短半年也只是迈出的第一步。
我会坚持做一个儿童性教育的布道者,并努力探索出儿童性教育讲师的商业模式,因为商业本来就在价值交换过程中实现共赢。
如果你有儿童性教育方面的困惑,如果你也想在人到中年之际探索自己的PLAN B 欢迎链接我。
十分欢迎素未谋面的弱连接的朋友,儿童性教育本来就是佛渡有缘人,希望你是那个同频的有缘人。
也希望在我心里播种的儿童性教育种子能生根,发芽,长成一颗苍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