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云海
现代性强调人的理性,理性是批判性思维的灵魂。所以,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使用可靠而充分的论据,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论证,从而得出论点,这是我们最耳熟能详的批判性思维学习了。依靠批判性思维,通过审视一个观点的论据和论证,从而判断这个观点到底靠不靠谱,这是身处于这个充斥着观点的社会中,保持独立思考的一个有效手段。可以说,批判性思维就是一支真假观点的“验钻笔”。
批判性思维对于很多人而言,已经属于难能可贵的思维优势了。比如炒股,很多股民的打法都很初级,要么跟着所谓的“专家”权威观点买卖,要么凭着自己的直觉一顿操作,出手全无章法,这就是典型的没有批判性思维的体现。但是,尽管批判性思维很靠谱,却并不意味着批判性思维就是完美的。
英国学习方法领域的资深导师布莱恩·格里瑟姆博士在《如何成为更聪明的人》一书中,就指出批判性思维一个重要的不足:批判性思维不会创造新想法。批判性思维的长处在于评估观点是否可靠,从而帮助我们决定是否接受某个观点,但批判本身并不生产新的观点。如果想成为乔布斯或者比尔·盖茨那样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持续产生好点子、革新性概念和想法,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超越批判性思维的进化思维学。按照格里瑟姆博士的说法,这种能够创造新想法、新概念、新观点的进化的思维模式,就是敏捷思维(SMART THINKING)。
《如何成为更聪明的人》一书的目标,就是帮助读者学会成为一名敏捷思维者。事实上,提出新想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许多人只不过是在不断地重复别人的观点,或者重新组织被表达过多次的旧想法而已。这样的表达难免落于俗套,很难让人印象深刻。为了避免人云亦云、拾人牙慧,作者提出敏捷思维者的几个思维习惯。
比如,(1)为自己的判断采取怀疑态度,质疑一切,哪怕是权威的观点;(2)再三反思看似确定的事情,复杂问题需要再三权衡,深入本质再做判断;(3)忘掉自己,既不要害怕丢面子,也要懂得理解他人的想法和喜好;(4)脱离思考的常规体系,把看似不相关的各种想法放在一起思考;(5)提出天真的问题,因为许多问题的解决方案就在最显眼的地方;(6)为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办法而坚持不懈;(7)不惧怕失败;(8)做做白日梦,胡思乱想可能是感觉最敏锐的时候;(9)在想法出现时抓住它,等等。
以上几点只是原则性的方向。那么,该如何学会敏捷思维呢?
作者指出,敏捷思维包括概念思维、创新思考和最优决策三个层级。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思考方法,每一个阶段都以前一阶段为基础。该书围绕这三个阶段,提供了实践可行的解决路径,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提升应对不确定性的思考技巧。
比如,概念思维阶段,就是通过分析、使用、整合概念,来创造新的想法。作者指出,决定思考质量的不是想法,而是其联系的重要性。正如乔布斯所说的:“创造就是把事物联系起来。”新联系造就新概念,新概念带来面对世界的新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四个步骤来创建新联系:(1)列出所有事实;(2)进行推论,建立联系;(3)构思解决问题的假设/创造新概念;(4)检验。
作者指出,把两个或以上不起眼的想法/概念整合在一起,很可能会得出具有惊人潜力的新点子。爱因斯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思考能量的属性时,选取了“块状物”和“能量”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概念,极力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终于顿悟出“物质就是凝结的能量”,并从中发展出相对论的著名公式:E=MC^2。由此可见,运用概念思考技巧,有助于提出原创性的见解。
对于学术研究者和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的专业人士来说,概念思维、创新思考和最优决策三个层级的能力都尤为重要。难能可贵的是,该书不仅提供了很多训练敏捷思维的实用方法和典型案例,在每一章的最后,还设置有测试题,方便读者回顾并应用书中提出的方法技巧,从而达到巩固的效果。对于一本方法养成类的书籍而言,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