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利用了一下同事的体育课,安排了一组学生(21人)进行了一次团辅活动。素材主要用的心灵图卡。
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很防备:
老师,有摄像头吗?
老师有人听课吗?
……
我一一否定,并且在拍了几张照片后就把手机收了起来,让他们放心!
第一个活动是“生活分水岭”:挑选3张图卡代表生活中发生过的三件开心的事件,作为生活的阳面;再挑选3张图卡代表生活的阴面事件。
小组成员顺序分享这是些什么事?产生了什么影响?是如何应对的?不好的事件能给你收获吗?
有一个小组分享得很走心:
“站立”这张让我想起来上课不专心听讲被罚站的经历,不高兴
“依恋”让我想起了失恋之前的过往,让我很难受……
他一件一件地倾诉,他们一桩一桩地听,偶尔也会插嘴调侃。
我站在一旁不想走开,想把他的故事听完。
然后打乱6张图卡,重新编一个新故事,去体会这也许更像生活的常态。
第二个活动是认识心事卡:挑选一张最吸引你的心事卡。
卡上的小孩多大了?叫什么名字?
如果他(她)会说话,他(她)会对你说些什么呢?
如果可以,你会对他(她)说些什么呢?
有个女生在分享的时候很自然地带出了这次活动的收获:感受到了同学们的暖意。她所在的小组成员们最敞开,有两个同学在分享的时候都落了泪。
同学递过来纸,我拥抱了她。
画上的小人儿啊,何尝不是那个正在看着它的你呢!
活动后的感受:
学生对心事卡更感兴趣,说别人,更有话说,一节课可以只搞这一个活动,体验更充分。因为时间不够,今天的全体分享和团体告别没有搞,显得不完整,也结束得有点突兀。
我的作用要尽量弱化,尽量少占用时间,把时间交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