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Z打电话的时候,他向我吐槽说身边有个人经常有意无意地提到自己得了抑郁症,希望能在无形中博取别人的关注。
Z说平常根本看不出来他有什么毛病,十有八九是装出来的,这种人最讨人烦了。
我问Z:“你怎么这么肯定?”
“人家都说了,真正的抑郁症患者是不会老把这事挂在嘴边的,他这样的肯定是装的。一定是因为他想要别人在乎他。”
“那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所谓‘装抑郁症’的人,他们也许确实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患病,但他们作为得不到他人关注的人,也许本身就是最容易患心理疾病的人群之一呢?”
Z哑口无言。
好像现在又有了这么一种风气,看到有人提自己有心理疾病,就要去查明人家到底是不是真的得了病,如果发现别人的描述和自己认知中的精神疾病不符,就调侃人“玉玉症”。
我称其为“抑郁症警察”。
好不容易,心理疾病就快要从被污名化的阴影下走出来了,马上就要摆脱“脑子有问题”这个名号,结果蜂拥而至的抑郁症警察给心理疾病蒙上了第二层污名:博取同情。
其实绝大多数人很难找到心理疾病和情绪波动的分界线,也许确实有很多人错误地把一段时间内的情绪低谷当成了心理疾病,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人是不值得同情和帮助的。
有时候只需要给出一点点的安慰,低落的人就能够重振精神,但假若以抑郁症警察的身份把他们打成“假抑郁”、“装抑郁”,对他们则是莫大的伤害。
如果被打上装抑郁标签的人原本只需要调整情绪,而因为这个真的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抑郁症警察们要负百分百的责任。
除此之外,心理疾病再次被污名化也使得许多人怯于在互联网上求助和讨论。
心理咨询在国内更像是一种奢侈品,它并非属于医疗卫生行业,更像一个独立的高阶层消费品。
公立医院中的精神科只负责诊断和开具处方,并不负责接受患者咨询。
如果需要咨询必须找到按小时计费、价格高昂的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如果你对此有一定了解,你会发现这笔钱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负担得起的。
因此互联网其实可以是、也曾经是一个方便心理疾病患者交流的平台,但如今充满敌意的网络环境让人望而却步,即使是真的被诊断出心理问题,也不敢在社交平台透露消息了。
归根结底,“抑郁症”这个名头是否坐实并不重要,因为情感上的、心理上的关怀并不需要对此进行严格的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