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伴随着各种问题
当孩子出现偷窃行为时
家长该如何干预教育?
比起打骂,是否还有更好的引导方式?
最近一条#孩子偷拿100元被父母揪进派出所#
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
223万多人也是褒贬不一
近日,江苏南通,一对夫妻拉着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到派出所,要求警察把他抓起来。民警细问之下得知,原来男孩是他们的儿子,为去同学家玩偷拿父母100块钱。
对于这家父母“大义灭亲”的教育方式,网友们议论纷纷。很多人夸妈妈做得好,因为“小时偷针,长大偷金”,这是在为孩子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但也有网友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妈妈这样做没有顾及到孩子的自尊心,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对于这家父母的做法,你怎么看呢?
教育无小事,尤其孩子偷拿玩具这件事,更是触及了许多父母的底线。我们在讨论怎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成为一个正直的人之前,首先应该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会‘偷’东西?”
孩子为什么偷东西
01/
拿和偷,是两种概念
拿和偷,对于孩子来说,真的是两种概念。
前两年有则新闻:衢州一个孩子在新华书店顺走了四本漫画书,第二天凌晨,书店还没开门,家长就写下道歉信和全部书款40元钱,从门缝里塞进书店。
纸条上写着:
你好!由于我教子无方,(儿子)在你店里拿了四本(漫)画书。贵店门没开,本应本人带上儿子亲自来道歉,没开门,我给你(把钱)放里面。
对不起!
“拿吃的”“拿玩具”“拿漫画书”这种情况其实很多家庭都曾遇到过。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子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的转化过程。
皮亚杰是第一个系统地追踪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他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前道德阶段”(1-5岁)
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
第二阶段为“他律道德阶段”(6-8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根据行为的客观后果,即客观责任来判断是非善恶;
第三阶段为“初步自律道德阶段”(8-11/12岁)
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逐渐从他律转入自律;
第四阶段为“自律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
该阶段的儿童公正观念或正义感得到发展,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也就是说,年幼的孩子(6岁前)正处于自我中心时期,一般还没有完全明确物权这个概念。
分不清“你的”“我的”“他的”之间的清晰界线,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是“我的”。
五六岁或者十岁前的孩子,尽管日常生活中能够区分“好的、坏的”以及“你的、我的”,可一旦遇到十分喜欢的东西,尚且模糊的是非概念和物权意识,还不能产生足够的自制力抑制住他们“想要”的需求。
这个时候的“顺手牵羊”,其实只是物权意识尚未明确,尚不能极端判定孩子为“小偷”。
02/
因为“缺”,才需要“补”
出于物质上喜爱从而占有的行为,在孩子懂得物权,有足够自制力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就会消失。
但如果出于精神上的缺乏,就会变成大人无法理解的“偷窃”行为。
但找到这个问题的症结也很简单,就看孩子做了这个事可以得到什么。
是因为爸妈太忙很少陪伴,而这件事可以大程度引起爸爸妈妈的关注?
是因为他在集体里,总是抢不到最想玩的玩具,挨了批评,那么把它藏起来带走,可以发泄自己的小情绪?
还是因为他渴望得到某个东西,却一直遭到爸妈的拒绝?
孩子这些所谓的“偷窃”行为,不要轻易上升到道德品行不好的高度,它更多是一种自我满足、寻求关注,找补的心理所表现出来的异常行为。
江苏南通那个被父母拉到派出所“教育”的10岁孩子,正是处在一个“隐约知道拿了不好,但又控制不住自己”的年纪。
他并不知道这种行为就是“偷”,更加不清楚会引来什么样的后果。
当警察询问时,一开始小孩子很茫然,直到警察告诉他偷窃是“犯罪”会“坐牢”,就像犯错被关进小黑屋时,他才哭着说出事情的经过。
随着“真相大白”,这个孩子“偷”钱的原因也很清楚:一方面尚且年幼,物权意识和法律意识还认知不清;另一方面,不敢告诉父母自己的想法,怕被拒绝。
当我们清楚地知道了孩子“偷”东西的心理后,才能正确地教。
孩子“偷”钱,父母报警教育,到底对不对呢?
在一片“赞同”和“反对”两种声音之外,有位网友的评论比较中肯:小孩在妈妈再三追问下都不肯说实话,这本身说明了亲子关系不是很乐观。
所以比起小孩“偷”钱、父母“大义灭亲”报警教育,更令人担忧的,是小孩不敢跟妈妈说真话。
一个10岁的孩子,正是喜欢各种玩具的时候,对一切未知的事物都充满着好奇……这些都天然吸引着他。
他的“偷窃”应该被教育和引导,而他的体谅也应该被看到和赞许。
孩子偷东西怎么办?
所以,当孩子第一次“偷东西”,父母这样做,可能效果会更好:
01/
确认偷窃
在询问孩子“妈妈没给你买过这些,你从哪里来的”之后,停顿一下,也许孩子仍然会“撒谎”,但这个停顿给孩子一些时间进行自我认识和反省。
只要之前家庭教育不缺失,7岁的孩子应该有是非观了。我们需要的是提供机会,让孩子来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
如果孩子一直不肯说,那就要直接点破这件事的性质,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是偷窃。
02/
与孩子谈论偷窃
和孩子谈论偷窃时,一定不能轻描淡写。
不能只是说“我们一起去还给商店吧”,这句话不仅没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是错的,也让孩子建立错误认知,“原来拿了没关系,之后还回去就好了”。
但也绝对不要贴标签,“你这样是小偷,你要坐牢的,要被别人看不起的”。
最好的做法是就事论事,“没有付钱把商店的东西带回家就是偷窃行为,偷窃是非常错误的,我们需要还回去、道歉并且接受店家的处罚”。
03/
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让孩子把她的零花钱拿出来补上,除了货品价值外还要按照规定接受罚款。
如果孩子还没零花钱,那么就要讨论接下来孩子需要做些什么,来“赚”妈妈垫付的钱。
然后和孩子一起写一封道歉信,带着孩子一起去店里认错。
04/
告诉孩子哪里错了,给予爱与关注
养育孩子就像种下一颗小树,物质的培育是基础土壤,而爱和关注就像养分与阳光一样,少了,就长不好。
对于孩子来说,最可怕的其实并不是物质匮乏,这个并不会造成多大的心理创伤。
但是情感上的匮乏,却会让人一辈子都在寻求温暖的客体,来弥补原生亲子主体的带来的缺憾。
对于孩子的“偷窃”行为,一定要充分了解孩子背后的心理需求,让孩子对你敞开心门。通过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来从根源上纠正孩子的“偷窃”。
05/
和孩子回顾这件事
事情处理完了,再和孩子回顾这件事。这时,我们需要侧重于孩子的情绪认同。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喜欢一样东西的情况,妈妈也会的,这特别正常。但是即使非常非常喜欢,我们也不能未经他人同意拿走,不能没有付钱拿走,这是偷窃。
这段话的核心就是,接纳孩子的情绪,但是不接纳孩子不恰当的行为。
接着和孩子一起讨论当“遇到喜欢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怎么办”的解决方案。
06/
逐步加强孩子的“物权意识”
正是因为孩子的思考模式一般是自我为中心,并且模仿父母,对于是非对错都是需要父母的引导才能学会社会规范。
仅仅是教孩子不能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够的。
逛超市的时候,孩子不懂价值交换,会觉得那就是个拿东西的地方;随意拿走属于孩子的东西,孩子也会随意拿走家里人的东西。
公共设施、物品等财物随意破坏、带走,孩子当然会觉得没有什么问题。
帮孩子培养出好习惯,不经允许不碰别人的东西;
拿东西前一定先告诉东西的主人;
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公私分明。
只要这样逐步引导,相信孩子的物权意识才会慢慢加强。
07/
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
疏比堵,更加有效。
在孩子大一点的年纪,最好的办法,是给孩子一定数额的零花钱,与孩子约定好不要买危险物品、垃圾食物,然后就不要干涉他的任何决定。
请相信,有关注和爱浇灌的树苗,不会长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