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悦唱《祝你平安》,风靡大江南北。只因这是每个人心底最寻常的祝福与愿望。
谁不渴望一生平安,谁不期望一帆风顺?可是现实生活中,疾病、车祸、火灾、地震……这些灾难不会因为你不愿提及就不存在。意外和明天哪一个会先到来?还真说不准。
昨天高考第一天,贵州坠湖公交车事件刷屏,21人遇难,其中包括去参加高考的学生;云南昆明,高考中途突发地震,所有考生桌下短暂躲避,继续考试。
今天又看到新闻:高陵4名六年级小学生渭河中溺水身亡;12岁小学生骑小黄车上街遭遇车祸身亡……看着这些血淋淋的事件,感受着门外40度的高温炙烤,心,也就越发的紧绷起来。
2020年太难,2020年的学生更难,2020年的家长们也很难。然而,比起生命中要面对的大事件,例如升学、就业、婚姻……平安健康的活着,无疑是最重要的事!高考可以再来,工作可以另找,家庭亦可重组,但,生命,仅有一次。
记得听过一场非常专业的急救科普知识讲座——《突发事件中应急急救措施及方法》。大量血淋淋的案例、图片、视频,让我们直视意外降临时脆弱的生命。听着看着,一颗心越揪越紧,也越来越沉重——
脑梗患者的急救黄金时间是3.5—4小时;
心梗患者的急救黄金时间是120分钟;
溺水者的急救黄金时间是6分钟;
心脏猝停时的急救黄金时间是4分钟,这段时间内正确急救存活率有50%;错过这4分钟后脑细胞因缺氧开始坏死……
生死攸关的时刻,时间就是生命,生与死的竞速,争分夺秒。然而,调查显示,我国国民了解急救方法情况不容乐观:我国取得应急救护合格证人数为1%,在美国,这一数字为85%,法国为40%,新加坡为30%。目前,目击者实施心脏救治成功率在美国为60%,在我国近乎为0%!
且不说心肺复苏法、人工呼吸、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技能我们不了解,就连最基本的拨打急救电话120,也有令人扼腕叹息的案例。一位父亲出差,10岁的小男孩和38岁的妈妈居住,半夜,妈妈突发脑梗,小男孩拨打120,可是还没有等电话中系统的提示音结束接进人工服务,小男孩就喊了声“快来救人啊”匆匆挂断电话,电话根本没有接入急救系统,孩子也没有再求救别人,耽误了妈妈4小时内的最佳急救时机。还有这样一段拨打120的录音,只能听到拨打者大声的哭泣,慌乱急促的语速下既听不清具体地址,也无法了解病人情况,令急救人员干着急没办法……这样的情况下,流逝的不是时间,是亲人的命啊!
在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培养急救技能的确是从幼儿园的娃娃开始的,人家扎扎实实的在做在考核在实践,而反思我们的安全教育,基本都浮在表面,知道要做什么,不知道怎样去做,更有甚者,连要做什么也不了解。
也许你会说这是国情决定的,可我觉得这恰恰反映出我们普遍存在的一种令人汗颜的工作态度。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杜绝轰轰烈烈的安全演练、形同虚设的安全预案以及流于形式的安全教育,从“怎样做”入手,把正确的方法教给孩子,把生命课程印在孩子的心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悠悠万事,生死为大。只有健康平安的活着,才能去体会亲情、爱情、尊严、梦想等等更美好的东西,否则,什么都是空的。
一点感悟,有点沉重。生命可贵,即刻行动。愿大家都平平安安的,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