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顾东桥书【2】
【原文】来书云:“但恐立说太高,用功太捷,后生师傅,影响谬误,未免坠于佛氏明心见性①、定慧顿悟②之机,无怪闻者见疑。”
区区“格致诚正”之说,是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实地用功,是多少次第、多少积累在,正与空虚顿悟之说相反。闻者本无求为圣人之志,又未尝讲突其详,篴以见疑,亦无足怪。若吾子之高明,自当一语之下挭了然矣。乃亦谓立说太高,用功太捷,何邪?
[注释]
①明心见性:佛教语,摒弃一切世俗杂念,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即佛性)。参见《六祖坛经》。
②定慧顿悟:定慧:定,禅定;慧,智慧。语见《法华经·序品》:“佛子定慧具足。”顿悟:佛教禅宗精神目的的直觉领会而获得的突然的领悟和一种意识状态。
[译文]
你在来信中说:“只怕先生的学说立论太高,用功方法途径太过容易,学生传播时出现谬误,未免会堕入禅宗明心见性、定慧顿悟的逻辑,也难怪听了先生学说的人会产生疑惑。”
其实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说,本就是融于学子的内心和日常生活、工作之中。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这要经过多少的反复、多少的积累才能明晓,这正与佛教的空虚顿悟相反。乍闻之人本来没有做圣人的志向,又不曾仔细推敲我的学说,所以会心存疑惑,也不足为怪。但以你的修养高度,自然会对我的学说一点就透,仍然还说立论高峻、用功太过容易之类的话,这是为什么?
[解读]
对阳明学说近禅的怀疑,其实并不是顾东桥一个人的疑问,而是当时和后世许多人的一种看法,即认为阳明先生是将禅学植入了儒学,才开创了阳明心学一派。这一段就是阳明先生对这种疑问的正面回应。
代表众多疑问者发问的顾东桥提出了阳明心学和佛家禅宗类似的两点,分别是“立说太高”和“用功太捷”。对于“立说太高”的回答,王阳明认为有此疑问的人本来就没有成为圣人之志,还是意不够诚的老毛病。而对于“用功太捷”的回答,尤其值得我们注意。因为阳明心学发展到后来,确实有这样一种流弊,即空谈心性,以至于后人形容这种流弊为“平日袖手谈心性,临难一死报君王”。而阳明先生这里的回答,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心学的修养是一个“是多少次第,多少积累在,正与空虚顿悟之说相反”的过程。这正是心学和禅学最大的区别之处,凡是企图用偷懒的方式妄谈什么“明心见性”,而舍弃一步一个脚印的修行过程,其实都已经不是阳明心学的原本宗旨。
学习王阳明的学说,不可把它只当一个“学说”,要结合他的人生经历去看。他是一个极专注,极执着,极刻苦努力的人,年轻时立志做圣贤,还试图做神仙,儒家、佛家、兵法、诗文、修道修仙,他都下过苦工,始终不得要领;还有人生的艰难困苦,常人不可想象的惊涛骇浪伴随着他;最后,在人生的谷底,在被世界遗忘的角落,龙场悟道,悟出他的致良知之说。只有了解他的故事,理解他的人生;再结合自己的人生,把自己遇到的困难、困惑,和他遇到的做比照,把他的人生态度和治学精神,运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觉得自己遇到的困苦简直都不算事儿!都不好意思说!这样,你才能体会到知行合一,体会到我心光明,才能获取他的能量。
王阳明心学,不是书斋里做出来的学问,是参天地之化育的巨大人生能量,是几千年圣人传下来的那一点真骨血。圣人之学,立意高吗?可以说都极浅近;下功夫便捷吗?孔子说,出门就是大道,没有比这更便捷的了。但是,如孟子所言,世之不揠苗助长者稀也,人人都要拔苗助长,不能勿忘勿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