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和桶子同学约好过年再去阳朔徒步,但因为时间刚好错开没能成行。我一直觉得虽然从小在桂林长大,但我始终对这座城市缺乏了解。以下照片的爹地是桶子同学——除了最后一张(笑)。
提到桂林,大家总不可避免地会想到阳朔。的确,从桂林向南行进100多公里,走陆路可能有点儿折磨人,但走水路绝对会满足大家对于美景的所有幻想。“烟雨漓江”是桂林本土画家笔下最喜欢的主题之一,既然冠以“烟雨”一词,那么绝美的搭配一定是漓江的水点缀上淅淅沥沥的毛毛雨,雾若隐若现地漂浮在空中,穿行其中的人总会浮想联翩。
大榕树、月亮山、遇龙桥,还有坐船时看到的“九马画山”,都是阳朔当地或者向阳朔行进时的标志性景点。原谅我好不容易挤出这几个景点名字,我实在不能再想出更多。
去年没回来过年,上次约桶子同学已经是两年前的事儿。说是徒步,也只不过是我这个本地人跟着他们走走停停。有时候我真的恨不得变成一台相机,祈祷自己遇到一个会拍照的主人,这样眼睛就能看到更美最美的景色。妙笔生花,有想法的人总能从普通人眼中再普通不过的镜像捕捉到精彩,留下一张张或惊艳或缱绻或意味深长的照片。
大部分人说起故乡,总会留下类似青石板路、流淌过门前的小溪等意象,但如果问我,我一定会说是连绵不断的山。桂林就是一座被山包围的城市,山连山像襁褓,桂林就在摇篮中安然睡着。那些山也不瘆人,平均身高在全中国的山中绝对不算高。催眠曲呢,每天都换着,夏天时就是叮叮咚咚的漓江水流,过节狂欢就是灯光彻夜闪亮;烟雨漓江的低吟浅唱,群山回响的慷慨激昂,一年四季都不会重样。
桂林很小,小到“南北一条街,东西一座桥”。以前在这座城市里穿梭,我从来不会想着要用相机留下点什么,但现在总不想错过每时每刻。那天刚下完雨,我坐公车经过一座我忘记了名字的桥。远处是象鼻山,江面上安静得没有一条船。
那种润物无声的美已经在我心中开花结果。
心若安定了,到哪都是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