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复活》第三部的第17章~第28章,P463~P508,计50面。
在西蒙松对聂赫留朵夫说出他爱玛丝洛娃并征求聂赫留朵夫的意见时,聂赫留朵夫感到很意外,同时也感到很伤心,但还是说选择权在玛丝洛娃那里。
聂赫留朵夫一边忙着为玛丝洛娃告御状的事,一边忙着帮助政治犯克雷佐夫。功夫不负苦心人,玛丝洛娃终于可以减刑,不用服苦役,改流放。聂赫留朵夫等不了文件下达就想把这好消息告诉玛丝洛娃。
当听到这个好消息时,玛丝洛娃没有过多的喜悦之情,更多的情感是愧疚于聂赫留朵夫,因为他确实为她做了太多事,她不愿意看到他牺牲那么多。之所以这样,即使她现在很爱他,可她还是不愿意跟他在一起,因为她觉得他不应该为她牺牲那么多,他不应该过这么苦的生活。所以,她选择西蒙松。再说,能得到像西蒙松这样的男人的爱,从此走上稳实可靠的正路,她非常高兴。
要不要服苦役对玛丝洛娃都没有任何意义了。她决定跟着西蒙松,西蒙松到哪她就到哪。聂赫留朵夫清楚他跟玛丝洛娃的事彻底结束了,这使他很难受,而且他怎么也克制不住这种难受的情绪。
这些日子以来,他亲眼目睹各个监狱里的种种骇人听闻的罪恶之事,以及干这些罪恶之事的人那种心安理得的态度,他现在想明白了,这无非事因为有些人想做不可能做到的事:自己坏,却要改造坏人。道德败坏的人想改造道德败坏的人,而且想用强硬的办法达到目的。
可以说,聂赫留朵夫到这里才算真正的复活过来,他已经彻底悟彻到以前他觉得荒谬的事现在都成了真理。真正能够理解《福音书》里的条款,实在想象不出要是人人都遵守那条款,世界将会是个什么样子的?
至此,《复活》这本书已阅读完毕,让我流连忘返的是作者对聂赫留朵夫那两种人——兽性的人和精神的人抗争的写作手法,具体形象跃然于纸上,让你一眼就能读懂人物的心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