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文章里,我陆续介绍了积累写作素材的一些方法,比如阅读、旅行、自省、看电影、观察生活等。今天这篇将进入下一个环节:如何对收集到的素材进行加工,以及如何组织写作结构。实际上,如果素材积累足够充分,写作之前不断问自己如下两个问题,你的写作过程一定会顺畅很多,文章的质量也会维持在较高水平。
一、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在写作之前,不管多长的文章,都先用一句话来表明自己想写什么,再围绕这个中心思想来组织素材。
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不会在写作的过程中偏离主题,同时对素材也能进行合理的取舍。很多时候,尤其是当素材是我们费尽心力才收集到的,我们往往对其很难割舍。如果不先明确文章的主题,我们很可能会把各种自己比较看重的素材往文章里堆积,导致文章主题不明,读者不知道我们想表达什么。
打一个简单的比方,我们想传递一个核心观点:谦虚使人进步,那就要围绕这个核心来组织素材。最好用故事素材来讲述,这样有两个好处:第一,故事自带传播属性,和议论文比起来,人们更爱读故事;第二,用故事来佐证和支撑自己的中心思想,能让人们更容易接受。
为了能很好地支撑这个结论,我们可以讲三个故事:第一,正面故事。大意是这样:某个人一直很谦虚,最后取得了成功,他成功后依然保持了谦虚的作风;第二,负面故事。某个人比较聪明,取得了一点小成就之后就变得骄傲自满,最后他失败了;第三,否定之否定的故事。某个人比较谦虚,但后来随着成就越来越大,夸奖他的人越来越多,最后他变得骄傲自大,直到某次经历了惨痛的失败。痛定思痛之后,他决定保持谦虚,不断进步,最后终于取得了巨大成功。
讲三个不同角度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比将同种一类型的故事重复三遍要更有说服力,读者也更不容易阅读疲劳。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用故事来讲理的文章都会用到这三种类型的故事。所以,你在组织素材的时候,也可以对故事素材的叙事角度进行区分,做到有所区别。
二、素材的展开顺序是什么?
就像相同的食材给到不同的厨师,最后做出来的菜味道会有所不同。文章素材的排列组合顺序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同。举例来说,当我们写人物和故事时,有两种素材排序方式:第一种,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列;第二种,通过人物转变和情节演进来进行排序。这两种方式下,作品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在第一种情况下,写出来往往很像流水账。
所以,写人物时,除非有必要,否则尽量避免从小写到老,将事件按先后顺序罗列的方法。同时,避免俗套,比如一开始就介绍人物的年龄、外貌、穿着等等。
在写作人物故事的文章中,素材大致可分为四种:直接引语,间接引语,描写性素材,概述性素材。在进行叙事时,如何错落有致地安排这几种素材,会使文章呈现不一样的美感,同时使故事的节奏张弛有度。关于如何调整叙事节奏,我会在后面的文章里进行详细介绍。
写作时,对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使用要慎重。直接引语过多,会打乱文章的叙事节奏,而且说话人的风格会冲乱写作者的风格。转化成间接引语,则可避免这个问题。当然,有两种情况下,直接引语可不转化为间接引语:第一,这句话非常能体现说话人的个人特色;第二,写作者并不认可这句话中的观点,用直接引用表示这是说话人的原话。
概述性素材和描写性素材的搭配也有讲究。通常,概述性素材能够加快叙事节奏,而描述性素材可减缓叙事节奏,相当于慢动作,但能让我们看得清楚更仔细的局部。以《孔乙己》一文为例:在文中,鲁迅先生对孔乙己遭到别人调侃时的反应以及被打断腿之后用手走路的动作进行了详细描写,这些就让人物的形象变得很丰满,仿佛人就在眼前。
而文章最后两段内容: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就是属于概述性内容,短短几句话交代了两年内的事和孔乙己的结局,叙事节奏加快,让结局如同豹尾,显得很有力。
写作时,直接引语、间接引语、描写性内容、概述性内容到底如何搭配?我南方系的媒体朋友告诉我他们有一套“广播操理论”,简单来说就是把直接引语标为1,其他三种素材分别为2、3、4,在写作时,按照这个方式来“1、2、3、4;2、2、3、4;3、2、3、4;4、2、3、4”依次循环往复。可以看到,1只出现了一次,就是说对直接引语的使用一定要克制,而其他几种素材的出现方式则比较灵活,这样就能使文章的叙事效率和效果都得到提升。
积累写作素材只是第一步,如何让素材来为主题服务,如何安排素材的排列组合,是写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相信经过不断练习,你也能提高对素材的加工能力,从而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