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我们一定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路遥
孙少平,一个在苦难生活中依然不忘诗和远方的热血青年。他想挣脱农村的枷锁,他想走的更远,他不甘心于平凡的生活。然而那个时代的农村,像孙少平这样的读书青年,从一开始的满腔热血到屈服于现实的安排的人,比比皆是,可他偏偏就不想成为其中一个。他不想规规矩矩回家种田,他觉得自己有更广阔的的世界。他渴望独立地寻找自己的生活啊!他想改变自己的处境,哪怕比当农名更苦,只要他像一个男子汉那样去生活一生,他就心满意足了。无论是幸福还是苦难,无论是光荣还是屈辱,让他自己来遭遇和承受吧。
孙少平作为一个行动派,却被现实压迫着,所以他剩下的只有反抗。这就是他与他哥不同的一点,哪怕都看到了残酷的现实,一个选择了屈从认命,一个觉得选择了挑战奋斗。在那个“动乱”的时代,一切都意味着改变。无疑孙少平看到了一点,这与他看的那些书籍有关。在那个物质缺乏的年代,那些书就成了孙少平的精神粮食。他曾经为贫困和自己的衣衫褴褛感自卑,可是一旦他打开精神世界的粮仓,他就找到了自信的自己。
孙少平高中毕业后,他开始迷茫了。他虽然知道自己属于农村,因为家里需要他,大哥需要他分担家里的压力可是孙少平是什么人?一个精神世界的自我领袖,他看到过宽阔的世界,虽然不知道那里有多大,但是他已经知道自己之前会在那里才对。孙少平执拗却又有着顽强的拼搏精神,他不满足于在黄土地上过完平庸的一生,他渴望呼吸城市的自由之风,渴望能离开小山村的狭隘,渴望在更高的地方展示自己,成就一番作为。
孙少平不同于他哥哥孙少安扎根农村的务实精神,他时刻被远方的梦想召唤着。饥饿、贫困、衣衫褴褛都没有击垮他,在他还未走进城市时他的思想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在《平凡的世界》的第二部里,孙少安从一个执粉笔的人民教师到一个在天桥等待被召唤干苦力的揽工,他在现实面前藏起了这一份骄傲。可见他骨子里的坚毅和隐忍,这正是一个男子汉大丈夫所具有的能屈能伸的品格。同时他又是善良和正义的,自己已经无力去改变现实,却无法容忍包工头亵渎一个煮饭的小女孩。他的举动不仅因为内心善良,更显示出他聪明和勇敢,哪怕丢了这份工作,他也要顾全一个人的良知。
孙少平在通过一次次的阅读,在这过程中已经重塑了一个他,实际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再是原来的他了。他本质上仍然是农民的儿子,但他竭力想挣脱和超越他出身的阶层,他想抗拒,他想超越,而作为旁观者田晓霞的会孙少平的改变说散发出来的气质所深深吸引:“我发现你这个人气质不错!农村来的许多学生气质太差劲……”而这里开始慢慢提到两个人的情感,关于后面两个人的情感发展我也期待着。
孙少平在城市的流浪和所遭受的不平等、会如他脊背上的“伤痕累累”吗?我期待着《平凡的世界》里第三部的孙少平有着怎样的不平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