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61―80页)读后感

今天读了(61―80)页的内容里的第三节正用对我有很大的触动。本节中从家庭方面、学校方面、不良改变方面进行了分析讲解,让我对正增强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家庭方面

(一)应用在饮食方面

原则:善有善报,持之以恒,孩子行为自趋良好。通过规矩吃饭中,妈妈通过微笑和亲密的动作对孩子的表现给予肯定,使他这种好行为得到了增强。

(二)应用在帮忙家事

原则:增强之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菜屑的清理》案例中的妈妈细心的观察到5岁的嘉源把厨房地板上的菜屑都放入了垃圾桶,妈妈高兴地抱起他亲亲,然后说,你会帮妈妈的忙了,妈妈太高兴了。这位妈妈从简单的清理菜屑开始,予以鼓励,慢慢地,其他特质也会因为成长、茁壮。

(三)应用在生活起居

原则:善报恶报,端在帮助孩子建立牢固之因果关系。案例中雅芬的母亲在女儿的床铺看来较为整齐时就立刻称赞,并非等到她把整个卧室都处理的标准才给予赞美,通过不断的强化,雅芬由于她自己整理床铺的能力增强,以致对其他未来的任何事情,都收到了好的影响。

(四)应用在功课作业方面

原则:肯定自我意识,避免无谓比较,就掌握增强原则。《成绩单》案例中的母亲,知道陆弟的成绩不如姊姊,母亲尽可能的减少对陆弟的打击,适时的鼓励可以激励陆弟用功。

(五)应用在礼貌方面

原则:春花虽美期于秋实,增强有效亦得耐心等待。案例中的冬冬是一个害羞的男孩,上学途中遇到伯伯,冬冬说了一句伯伯好!爸爸及时给予赞美和鼓励,长期以后冬冬的害羞会慢慢克服。

二、在学校方面

(一)应用在生活态度

原则:建设性的增强,从事实描述着手即可。案例中的老师采用描述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以及对其努力和成就的感受,是案例中的明珠听了,对工作充满了活力。

(二)应用在画画方面

原则:善用建设性的赞美,少用评价式赞美,获效更多。在《画的好吗?》案例中老师避免用评价是的言语,只是采取建设性的赞许和描述她自己的感受,于是案例中的瑞华画画兴趣更浓了。

(三)应用在学习态度

原则:事实举证远胜于空洞的赞美,将有助于认知之调整。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了解自己学生的问题所在,用证据来证明孩子并不笨,通常会收到好的效果。

(四)应用在作息习惯

原则:及时掌握时机予以增强,不良习惯可能消除于瞬间。当个体行为表现进步时,立刻给予奖励,则很快学会任何新的行为。

(五)应用在同学相处

原则:把握扬善隐恶的道理,也就掌握改过迁善的钥匙。对内向又害羞的小孩子,要培养他们自信心,借助优点可以引导其发挥潜能,进而培养自己的信心,而终于改善不良行为。

三、在不良行为的改善

增强原理不仅可以应用于强化各种良好行为,而且假若应用适当的话,一样可以改善不良行为。

今日感悟:正增强对我们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有很大的帮助,但作为老师或家长必须细心加耐心,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加以强化,一定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创文|苏吉儿 (一)即将来临的特殊日子 老妈走后,没老妈在的家变得空荡荡的,而没有老妈在的日子我和先生的工作不约...
    苏吉儿阅读 1,339评论 0 2
  • 不要再被鸡汤毒害了,认为爱他就应该对他全身心付出。 爱,永远都是对等的。 卑微的爱,并不能换来长久,而只会让你累觉...
    一缕仙儿气阅读 2,087评论 0 1
  • 黎耀辉,不如我们从头来过。 “黎耀辉,不如我们从头来过。” 精挑细选买了一些哥哥的光盘,习惯每天晚上睡前点开他的那...
    吃零食会胖阅读 3,897评论 0 6
  • 壹 王者荣耀真的太红了。上班时做公交随处一瞟,有一个人在玩王者荣耀;吃饭饭店里,放眼望去又有好几个正埋头战斗。
    小乐妹阅读 1,703评论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