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8
黄昏,你走出家门,穿过街道,走进剧场,等着灯光熄灭,看着帷幕拉开,心里满当当地呼出一口气:啊,一出好戏要上演了。于是光启,声动,魅影交错,于是你眼前似攀登名山大岳般奇峰迭起,于是你在黑暗中借别人的故事演绎自己的灵魂。当场灯重新亮起,你的精神仿佛洗了个澡,站起身来,舒展而满足。当你走在回家的路上,你心里在感慨人生如戏的时候,一定也偶尔想过,如果自己上台,戏梦人生,那感觉,一定更好。
当年的我,大概也是因了这样的缘故,才误打误撞地闯进话剧的院子里晃荡了几年,创建剧社,中流击水,排戏上演,戏香剧飞,打破一些瓶瓶罐罐,留下一些手舞足蹈。古人说人生恰似飞鸿踏雪泥,那些唱练做打,那些呼东喝西,当然都已经在时间的洪流中悄然走远了;但那些无法回复的青春往事却总是泛着异样的美丽光芒,犹如相隔几亿光年的恒星,如此触手可及、如此遥不可及。有的时候我也不禁会想,对于注定只能以业余爱好者的身份终其一生的自己来说,当我怀揣着激动的神往走向剧社而不是其他社团时,那在冥冥之中暗自吸引着我的脚步的究竟是什么?哈姆雷特说,
演戏,那是一个陷阱(The play's teething)。
一定还有什么东西,让舞台还意味着别的什么的东西,让人愿意身陷其中而甘之如饴。
戏剧,向我们展现了如此多的命运,让我们并未亲身遭受命运苦痛,却真实体味到她的诗意;而扮演它们,则让精神不再只是欣赏,而是身体力行,深入到各种生活之中,历练它们的多样性。是的,人生的大部分都是在机锋暗示、欲说还休和独自默然中度过的,但在舞台上,你却是一个僭越者,你在想象中驰骋,捕捉天性的默契,激发起一个又一个被束缚的灵魂的魔力,并在其角色的幽灵中注入自己的热血,描绘,刻画,塑造,展现,让它们在所有的动作和呼吸中说话,让它们凭借你的喊声与沉默而生存,让心灵通过动作与声音在身体中表现出来并抵达使人理解的彼岸,于是各种情感在舞台上争先恐后地迸发出来,于是你挟着你的顿悟与纠缠、欢乐与痛苦狠狠地向观众扑去,于是那些光影与印象就像一把匕首深深地刺入每一个人的心脏。就这样,你在角色中与浪游者融为一体,横跨数个世纪,遍及数个精神,体验生活中所有的模样,穷尽人生中可能有的形态;就这样,你也许不能获得最好的生活,却能体验最多的生活。
人刚出生的时候是一个全息体,所有的门都向他打开。随着时间的流逝,每天都有一扇又一扇的门被关上,到最后只剩下一扇门还朝他开着。于是他终于安心地朝这扇门走去,他长大了。路越走越窄,这几乎是专业化的必然代价;生命的触角不断收缩,这基本是现实生活的必然逻辑。但是,就像北岛说的,“生活是一次机会,仅仅一次。”我们的人生不仅常常无从选择、身不由己,而且毕竟只有一次、无法重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任何对单一的生活道路的超越都显得那么难得,任何对生命可能性的扩展都显得那么可贵。而戏剧,尤其是对戏剧角色的扮演,却能让你体验到那些你平日所不曾体验的生活,让你理解到那些你往常所不需理解的人生。所以,你爱话剧,不仅仅是因为奔放的掌声灯光和华美的幕启幕落,更是因为那能延伸你生命的宽度,那能带给你另一种浓墨重彩的存在。你知道舞台是终要消失的,舞台之王的荣耀是在那些最短促的创造上建立起来的即将灭亡的荣耀,但却义无反顾,因为对你来说,重要的不是生活得最好,而是生活得最多。
当我坐在电脑前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在镁光灯下扬起脸庞的自己,那些少年心气仿佛又重新回到我的身上。我知道,那些付出的汗水和真实的感动早已成为我身上的烙印,不灭不休。岁月流离,三春如梦;古道新途,更上层楼;乱云飞渡,花开尘红;天风夜象,待我归来。
(注:本文已刊于《上海律师》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