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上P.E.T落地营打卡时,一条打卡留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初接触P.E.T并从中得到切实改变和帮助时,会惊叹这套育儿理论的神奇,不由把它摆上心中“神坛”位置。然而,继续学习的最终目标之一,却是应该让它从神坛上走下来,摘去我们赋予它的光环,以平常心来看它。
这不由让我想起佛家“三境界”:第一重“见山是山”,第二重“见山不是山”,第三重“见山还是山”。
两三年前初识P.E.T,当南京做老师的大学同学推荐我这本书时,理科出身又自认为看过一些书,我曾一度怀疑和警惕它的科学性。也被其中一二点理论触动,但行动上浅尝而搁置。
时过境迁重新拿起它,迫切想解决现实困扰的我,借助学习它放下了折磨三年的焦虑感。我好像发现了育儿“圣经”一般,不光自己实践,恨不能给身边的每一个朋友都推荐,其热情程度时常自嘲像进入了传销组织。
随着学习的持续,阅览其它理念的育儿书,也粗略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试图追溯P.E.T理念的根源和依据。我更理性地来看待它。它只是若干育儿理念中的一种,相比《非暴力沟通》、《无条件养育》等,托马斯.戈登几十年的实践案例积累,让这本育儿手册具备更多的可操作性,兼顾了“道”和“术”的解惑。它对人性的尊重,对父母和孩子共同需求的尊重,更深深打动了我。
我曾和朋友玩笑地说:任何一本育儿书,只要能做到里面的理论,都是一样成功的。兜兜转转,我已经找到我想坚持、能坚持实践下去的那本书了。
山还是那座山。P.E.T是一本帮助亲子如何沟通的手册,难得的是它可能更有效,能让早已知道的一些“道理”真正落地。欣赏它,却不必崇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