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兴被禁事件和中国芯的事情在网上争吵的沸沸扬扬,许多人都把矛头指向了中兴,说他们发展了这么多年也没有投入资金研究芯片,破产了也是活该。
我的观点是,没有研发芯片这件事情真的不能全怪中兴,这是全社会的事情。
首先,美国在芯片技术方面本就遥遥领先世界几十年,并且加上诸多了的技术专利壁垒,我们很难开发出一个完全避开所有专利的芯片出来。美国制定了上游的标准,中兴如果是完全自己搞一套自己的芯片,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国际上的产品就会完全不兼容,根本就卖不出去。如果只研发部分芯片替代品,这样又会涉及到专利问题,因为你开发出的芯片必须要符合美国的标准,比如滤波的标准、加密解密算法、波段这些等等,美国不授权这些专利给中兴使用,生产出来的产品还是卖不出去。所以不管怎样都是绕不开美国的限制,投入重金研发芯片的意义就不大,因为美国的芯片又便宜又好用,还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卖都国际市场也不好被告。
第二,一个设备涉及到那么多的芯片,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光靠一个中兴全部研发出来也不现实,华为技术这么牛,也只是研发了一个麒麟CPU而已,闪存芯片用韩国的、摄像头用索尼的、屏幕用日本的等等。并且,麒麟CPU还是基于英国ARM公司(现在是日本公司了)的公版架构上开发的,由台湾台积电代工生产,并非是完全自主研发的,如果日本人要搞华为,麒麟CPU一样还是卖不出国门。所以麒麟CPU只是华为给消费者小白秀秀肌肉而已,作用意义不大。因此,中兴最多只能自主研发一两款进口芯片替代品。一个产品设计到几十上百款芯片,自主研发一两款芯片并且还要兼容其它进口芯片,最终肯定是绕不开专利授权的,意义不大。
第三,众所周知,芯片研发研发周期长,投入资金大、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对研发人员水平要求极高。像中兴这样的公司(包括华为和其他国内公司),在国际市场和美国抢订单,靠的就是物美价廉的产品。如果靠自己研发芯片,就算假设中兴花巨资能研发出来,就算假设研发出来的芯片能媲美美国的芯片,如果没有形成规模效应、没有量来平摊成本,芯片的成本是非常高的,生产出来的产品做不到物美价廉,又如何能够和美国产品竞争,如何能抢到国际大订单。没有订单没有量,芯片成本降不下来,就没有资金继续研发产品,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不需要等美国制裁,自己就把自己搞死了。
第四,研发人员问题,美国集结了全球的技术精英,技术人员的水平就比我们高了不止一个档次。美国技术人员的薪资水平也是非常高的,比一般的行业要高出很多。再看看我们国内,以前是我们一穷二白,造原子弹的比不上卖茶叶蛋的就不说了。但是现在我们的经济水平已经世界前几了,技术人员的薪资水平大部分人仍然比不上卖茶叶蛋的。一批批的技术人员工程师买不起房、买不起车、上不起学、看不起病、娶不起老婆,经常加班还要担心过劳死。靠这样的社会底层人员能研发出芯片这样的高科技产品,我是不相信的,像华为这样的舍得给技术人员高薪资的公司能有几家。技术研发是最需要积累的,但我们的技术人员大多都很年轻,熬几年刚刚入门或熟练就转行做管理了、转行做其他更稳定收入更高的行业了,人到中年总是要成家的。又苦又累又没钱的行业谁会愿意一直做。
大部分80后理工男,在毕业前都是有着满腔抱负的,期待着自己在学校学到的一身本事能为祖国的四化做贡献的。然而生不逢时,毕业后遇到了互联网泡沫、房价物价飞涨的年代,转行做工程的、搞金融的都赚了大钱,真正热爱技术并坚持留下来的都傻了眼。
古代常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全是一群穷秀才。
现在我想说,百无一用是工程师,如果不是还热爱着这个行业,如果不是心中还有梦想,还不如回去买茶叶蛋。
所以,这不是中兴这家公司的问题,这是全社会的问题,如果我们全社会不鼓励研发高科技,要我们这些工程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