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第219篇读书及复盘笔记。
去年在朋友的推荐下看了两遍《了凡四训》,对其中的关于善的观点印象深刻,结合自身的理解聊聊善的几个洞察维度,以作留存,希望对生活中的我们有所启发。
什么是善呢?我们可以老办法,可以用正反两个角度来考虑这个词。说善之前,我们可以先说说他的反义词恶,凶狠,不好,恶魔,恶狠狠,你会发现,这个词基本上都是形容对他人行为的程度用词,而善刚好反过来,善良,善心、善事、善举,都是对他人好。所以通俗的讲,我们可以理解为,对别人有益就是善,对自己有益就是恶。简单来说,利他就是善,利己就是恶。但是这里面有意思的点在于,善有几个特别的角度可以去观察,也容易映照自身的行为。
1.善的透明度。
《了凡四训》有一节说:何谓阴阳?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际微矣哉!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所谓的阴阳,如果行善了大家都知道了,那么就是阳善,如果行善而没有人知道,则是阴德。有阳善的人,大家都晓得他,称赞他,他便享受世上的美名,好名声,当然是福,但是名声这个东西,为天地所忌,天地是不喜欢爱名之人的。名不符实着有意想不到的横祸,一个没有过失被冤枉而拥有恶名的人,其子孙常常会突然间发达起来,如此看来,阴和阳之间很微妙。这里面你会发现,其实在古人眼里,阳善因为为众人所知,其实你的善报已经完成,被人传颂和夸奖,本身就就是善报,已经有了这番福报,就不应该有其他福报了。 阴德不一样,阴德是你做的善事没有人知道,你本人也不会告诉别人,别人不知道,就没有人称颂你,如此你的善报就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总之,阴德得到的福报要比阳善得到的福报更接地气,更实惠。
这个观点之所以现在看起来很有启发,这是一种做好事不漏名的心态,这种心态,有助于维持善的另外一个维度,善良的纯度。
2.善的纯度。
这里我本来想用真善和伪善,稍微想了下,觉得用纯杂更为合理。这就是善另外一个维度,是否纯正。上面的那段,其实讲的是做好事应不应该留名,而这里的纯善和杂善,其实想讲的是做好事应不应该求名。如果行善掺杂了求名,这会让善行显得纯度下降。你比如你在街上看到了一个老奶奶无法过马路,你为了能拍一个朋友圈记录下来,专门找人在路边拍摄,而你在镜头下扶老奶奶过马路,然后发了一个朋友圈,那么你的行善纯度就不够。虽然也是行善,但是容易被名声所困扰,他会带来一个不好的思维方式就是,你因为行善得名而受到了鼓励,那么未来从善可能也会依然会为了求名。 倘若纯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变成伪善,因为到那时候善会变成维持你名声的工具,你终究会被他所束缚,或者说容易被他所利用,比如孤注一掷中的诈骗集团,再比如狂飙中的高启强,他们都会通过行“善”去维持名声,这些善行虽然带来了善果,但是动机和目的早已丧失了它的初衷。
故从小事做起,维持一定纯度的善良,能让自身发心更正,不受到其他杂质的干扰。
3.善的高度与长度。
了凡四训中有一句话叫做“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也是讲善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看一个里面提及的故事:“春秋时期的鲁国出台了一条法律,凡是被他国抓去做奴隶的鲁国人,如果有人肯出钱把他们赎回,就可以向官府领取赏金,孔子的学生自贡,虽然赎回了被抓去的人,却拒绝接受鲁国的赏金。”孔子知道说:你这是大错啊,圣贤之刃无论做任何事,都是为了移风易俗,可以教育、引导百姓做好人,绝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爽心曲直做事,现在鲁国富有的人少,穷苦的人多,如果接受赏金就算贪财,那么以后拿什么人去赎人,如此一来,就不会再有人向诸侯赎人了。
一个人做善事,不能管眼前的行为,要讲究是否对未来造成重大的影响,不能论一时的影响,要讲究长远的影响,不能论个人的得失,而要讲究它关系天下大众的影响。现在所谓看上去是善的,但是如果流传下去,对人有害,那虽然像是善,其实不是善,现在所行虽然不是善,但如果流传下去,能够帮助他人,那其实倒是善。读到这段话,笔者是感触很深的,善作为一个行为,一定会有影响,但是如果只考虑了一时的影响是善,但是却带来了后期的坏影响,这其实是短视的存在,比如我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太多的案例,比如之前举市场经济的案例中,我们要求降低了社保的缴费基数,表面上是在行善帮助更多的人群覆盖社保,但是反过来,因为这个的影响,企业利润不变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企业无法覆盖更多的社保人群,长期会影响很多原来不需要缴纳社保的工人失去了工作。我们从善,可能更多的时候要看影响,看方法,看长远,看高度。
4.善的辨识度。
我们前文中讲到利他则为善,利己则为恶。但是利他的同时伤害了第三者,就一定要考量这个事的初衷了。毕业几年,曾经遇到过一个朋友,他偶尔帮人托关系办事,有时是求学,有时是求医。有一天酒后闲聊,他说帮人求学其实挺痛苦的,我说为啥?他说他每帮助到一个人,就意味着有另外的一个人很可能失去了一个机会。我听完恍然大悟,相当于他对于A来说做了善事,但是却是以伤害B的基础上去做的。这种善,像是有一定副作用的药一样,表面是在帮助人,反过来也在起副作用反噬人。
这四个维度,其中第三个还可以一拆为三,但是感觉含义已到,就不作多余拆解了。以前入职的时候,一个前辈曾跟我说,你做工作,过生活,光靠善良是不够的,你得一手托着善良,一手托着智慧。六年过去了,我回头再看看,又观察出了几个善的维度,也算是没有白过,同时也能洞察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