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写下了一个标题“烟草直营店的模样与想象”,后来又将标题中的“模样”与“想象”换了一个位置。
为什么呢?多半是因为在谈起直营店大部分时间我们谈论的都是我们的想象,哪怕我们就倚着店铺的门框,也会用建设一个直营店的规划方案里的文字来介绍它。
比如“成为烟草行业形象建设的场所、成为省产烟品牌的体验馆、成为消费者的集聚地、发挥终端建设中对市场终端的引领作用、为建立消费者数据库进行采集手段的应用拓展、线上线下融合营销的阵地、等等……”。是不是很熟悉,近半年差不多看了三十多个店面并有些交流。初次见面说起开直营店的初衷时开场白多半如此,聊一聊缓一缓交流就都换成了如何才能实现刚刚谈到的想象呢?
这是因为,我们所见店铺的真实情形是:行业内亲朋好友推荐批量的团购资源,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客群,客少而量大,高端烟成箱结算,拆零销售几不可见。见月难得组织一次品鉴会,也是三三两两的熟朋友。智能屏显断电的时间高于开启的时间,多半店面连完整的功能演示都记不起全面,更枉论熟练运行使用了。
那么,烟草直营店真的实际能发挥的作用是什么呢?它在行业外可以对标的对象有哪些呢?应该怎样有效在“想象”里塑造落地“模样”呢?建设直营店的投入与产出是否只能用销量来核算呢?难道用整个烟草行业做背书而有的消费信赖感只能简单粗暴的换取单店销售额么?
或许,会有一些机会一些作为能让我们慢慢的着陆。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