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处在什么年龄段的人,应该或多或少都有遗憾、后悔的事。听了太多次人要活在当下,却总是发现回不到过去,抓不住现在,看不见未来。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审视自己的过去时,有没有“书到用时方恨少”,有没有“为伊消得人憔悴”,有没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看过一句话说“在某个年纪之前,你可以靠透支身体、小聪明和老天给你的运气一直取巧的活着。然而到了某个年纪之后,真正能让你走远的,都是自律、积极和勤奋。”人生没有侥幸,现实终究会在某个时刻清晰地告诉你,你的能力配不上你的野心。
一直都不喜欢那句“面包会有的,爱情也会有的。”天上不会掉下来馅饼,难道会掉下来面包和爱情吗?人有时候喜欢看点鸡汤,不是这句话说得多有意义和价值,而是从这句话里看到的希望有多振奋人心。
学生时代拼命学习,走出象牙塔之后拼命工作,然后结婚成家养育下一代。像几步走战略一样,在什么年龄段做着相应的事。回不了头的,只能硬着头向前走。北岛说“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有朋友执著于读研,坚持考了几次,结局不如人意。当问她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时,她说仍是想继续考下去。我明白有些事情放下比坚持更难。
有朋友放不下前男友,纠结了好久,微信加了又删,反反复复。有天她跟我说,这次我真的把他删了。我很庆幸,她想通了,也终于饶过了自己。我想有一刻,她明白了有些念念不忘,就是没有回响。
有朋友有着稳定体面的工作,却不想按部就班地过生活,然后毅然裸辞。很多人不理解她的行为,可她自己心里明白,不辞职未来一定会后悔。她不想放过自己这么年轻就过平静如水的生活,于是踏上了新的征程。
……
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体会到了求而不得其实是人生的常态,也忘了人要在有些时刻学会放过自己。
最近《后来的我们》被热议,褒贬不一。不过我相信大家看电影的时候,被戳中的部分不是这部影片会改变你的三观,而是其中有你的感同身受和无可奈何。你是否为了在梦想的城市打拼而远离家乡挤在没有一丝阳光的廉租房里?你是否在一无所有的时候遇到了那个对的人?你是否可以淡然地和过去的撕心裂肺说声再见?你是否可以放过那个满怀悔意的自己?
赚到你眼泪的那刻,你应该还有没放下的情绪,没放过的自己。
周国平在《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中说“管它时间走得多么快,我就慢慢地走,按照自己觉得舒服的节奏走,享受每一个当下,欣赏沿途的风景。”可茫茫人海中,这样历经沧桑后豁然开朗的心态又有多少。而现在自己的心态又有多少浮躁、懊恼和自我怀疑。
我们不该活在条条框框中不可自拔,不该沉浸在后悔的阴影中走不出来。其实,道理都懂。明白那句后悔没有意义,只是想看到那雨过天晴的一幕,好慰藉不曾放过的自己。
世界之大,怎么会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人之渺小,又如何在当今社会护己周全。人生从来没有让我们准备好之后再开始,都是在自我肯定和否定中前行着。当你茫然失措,踌躇不前时,别忘了行动,别忘了路终究在自己脚下。
《无问西东》里说“如果提前了解了你们要面对的人生,不知你们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而我只能说喜怒哀乐、爱恨嗔痴,一切过往,皆为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