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快乐顺遂,以及看透参悟,实际上永远是种阶段性的偶然与片刻。也就是说,从人生时间长河去看,这些都只是一闪而过的吉光片羽。更多的,是拿起、看穿、纠结、怀疑、放下又拿起的循环反复。
就像你在一个风和景明的日子,卯足了劲去攀爬一座心心念念想要征服的高山。在手脚并用耗尽全部心力之后终于抵达顶点,站在顶峰开怀地畅享了一揽众山小的盛景,窥见了万事万物在天地之间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存在,感慨自己所有的苦乐愁忧不过都是一种自欺。这时候你以为自己真的被涤荡了灵魂,扫除了所有的精神垃圾,已然为自己撑起了一把叫做“心灵避难所”的大伞,从此绝不会为一些庸俗的欲念而烦扰。
然而,突然间却不知为何天雷滚滚闪电袭来,暴雨如注。你在周围此起彼伏的尖叫混乱间抱头窜下山底,浑身上下毫无悬念地被淋成了瑟瑟发抖的落汤鸡。看着别人迅速挤上了宽敞的私家车或房车换好干净舒适的衣物后扬长而去,而自己一身的狼狈样只有烦躁不安地等待着观光大巴前来救驾,一股愤慨悲凉感立马上身。
刚刚获得的一些顿悟即刻烟消云散,此前觉得万事万物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存在,何苦执着?此时却觉得正因为人生微小如尘埃,三六九等凭什么?更要努力让自己脱离不入流的阶层,在世俗层面活得像个人——人生虽如蜉蝣朝生暮死,但走了一遭必倾尽全力以尽其乐啊。
人生就是这样,如王小波所言,总是在不可避免地走向庸俗。不必强求自己如何如何看破一切,如何如何通透了悟,因为在生命不断发展的轨迹里,一件件迎面而来的事情会时不时地颠覆你的认知,持续地升级你的价值系统与感受。
所以我开始不求通透,不求看穿,只求在破与不破之间,寻找到能够安抚自我内在冲突与矛盾的平衡之道。故我在整体上对人生的态度虽是悲观大于乐观,但悲观之外,不是愤慨,而是看清实相的一种真诚接纳与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