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勤补“拙”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刘习鹏一直庆幸自己的选择没有错。“高一入学的第一天,老师立‘规矩’,晚上10:30必须睡觉。要知道,以前上初中我都会开夜车到11点半。”刘习鹏笑着说,老师总说“正在长身体的时候,睡眠很重要,充分利用在校时间就好”,每天坚持复习预习,每天坚持整理错题,这些都是老师立的规矩。采访中,刘习鹏总是谦虚地说自己是笨鸟,所以得先飞,以勤来补拙。“你看”刘习鹏指着校园的走廊和教室告诉记者,“在我们学校,一到下课时间,教室里、走廊上都是相互交流、探讨题目的同学,老师办公室里也有三五成群前来讨教的同学,这样的学习氛围,我很喜欢。”
在公道中学,沈文涛有这样的三句话已经深入人心:“让不能成为可能,让可能成为必然,让优秀成为习惯。”实际上,学校一直以来秉承这样的办学理念。在公道中学的老师们眼里,规则的背后也具有可挖掘的教育价值,校园内外处处都是体验式的教育场。校园里20多处“移动图书馆”,管理权完全放手给学生,通过一张借阅表实现学生自治,实施以来从未丢失过一本书;学校为校园里所有公共厕所提供厕纸,通过厕纸使用情况和厕所卫生状况反映学生文明素养的变化,引导学生成长;学校师生志愿者连续10多年服务公道镇敬老院,每一届学生传递爱的接力棒,学会温暖他人,更学会了丰盈内心的方式。
德是每个人生命的“底色”。公道中学秉持着这样的德育理念,把立足点放在“做人”上,以基础文明、基本道德的养成为重点,从细节入手,构建了“以生存能力为基础,以习惯养成为抓手,以精神追求为动力”的生命德育体系,已在全国形成影响力,学校于2017年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在公道中学,良好习惯的养成,积极、自主的学习氛围令刘习鹏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次考试总能排名年级前五。去年年底,刘习鹏在江苏省金钥匙科技比赛中,与全省科技小达人竞技,最后荣获得江苏省个人特等奖。
四、感恩师长
谈起入选“全国最美中学生”,刘习鹏的第一反应是“感谢学校、感谢老师”,良好习惯与自主氛围令他学习名列前茅。公道中学的“最美中学生”背后有群“最美教师”。面对最美中学生的荣誉,刘习鹏不好意思地说:“我只是做平常的我,而我们的老师的的确确是最美的老师。”
“我的班主任何宝萍老师有两个孩子,他们把妈妈接自己放学的日子当成节日,而何老师日日陪我们早读、自习……”刘习鹏说,自己的家境不算好,全靠父亲一人在外打工的收入支撑,“刚读高一的那年冬天,何老师看我一直穿得单薄,就带我去店里买了件棉衣……”
在公道中学,不止是何宝萍才是刘习鹏的榜样。用公道中学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李兆兵的话来说,“教师是个良心活,我们的老师们深知,唯有以心换心,才是开启学生自我成长引擎的钥匙。”
住宿生们会被“老班们”每天清晨准时等候在教学楼下而感动;春季流感高发时,“老班们”拎进教室的红糖姜茶是学生们最爱的味道;寒冬来临时,老师们总是自掏腰包,早早就为贫困生备下了过冬的新羽绒服;每天不找几个学生谈谈心,“老班们”就会觉得缺点啥……“有这么多好老师的陪伴,如果再不努力学习,太愧对他们了。”刘习鹏从心底发出这样的心声。
“生活给予我苦难,我不以为痛,反而,我要报之以歌。”刘习鹏笑着说,将来,以一己之力回馈社会,展现自己最美的一面。刘习鹏,一个德才兼备的学生,一个阳光自信的学生,一个始终充满正能量的学生。他将一如既往用自己的努力和实力书写更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