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粉,昨天晚上因为好奇才搜了一下。真的是肉眼可见的帅锅,干净温暖。
内娱,日韩圈内的各种黑料时有耳闻,只能说人性从来没有变。
电影《无问西东》里,沈光耀的母亲哭着说:“我怕你还没想好怎么过这一生,就连命都没了。”可沈光耀还是驾驶飞机撞向敌舰,因为他终于明白:“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沉默者总以为保命是聪明,却不知从未真正活过。
1938年,德国牧师马丁·尼莫拉没为犹太人出声,次年也没为工会会员出声,再后来没为学生、牧师出声,最后轮到自己——已经没人能替他出声了。他后来写下忏悔诗:“他们来抓我时,再也没有人可以为我说话了。”短短五行,像五记耳光,抽在所有把脸别过去的人身上。更可怕的是,沉默会遗传:父辈假装没看见集中营的烟囱,子孙就敢把毒气室说成淋浴室。当沉默成为家风,恶便获得户口本,可以光明正大寄居在人类的下一代。若尼莫拉早十年听见《无问西东》里的那句“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也许就能少一次悔恨的轮回。
沉默不仅能杀死受害者,还能杀死真相本身,甚至把污水反泼给伤口。
历史反复证明:出声未必立刻改变世界,但沉默一定立刻改变你——把你从人变成数字,从公民变成背景板,从灵魂变成统计学里可忽略的小数点。他们总说“枪打出头鸟”,于是把良知关进笼子,任恶在门外狂欢。结果呢?恶首先吃掉的就是这些笼子里的鹦鹉。沉默像一把钝刀,不见血,却一点点割断公共的血管;等血流干,刽子手拍拍手说:这可是你们自己选的不反抗。历史最残酷的玩笑在于,它给每一次沉默都标好了价格,却从不事先告诉付款人。《无问西东》结尾,张果果独白:“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这不仅是鸡汤,更是疫苗,专治把灵魂典当给“大多数”的瘟疫。
所以,别再做人数统计表里的零头。下一次,当不义在面前排队,请记住:你张开的嘴,就是别人呼吸的窗;你转发的光,可能就是某人暗室里的第一颗晨星。哪怕声音颤抖,也要让颤抖成为恶的地震仪;哪怕句子生涩,也要让生涩成为真相的粗胚。要知道,世界之所以还没彻底崩塌,是因为总有人在不该说话的时刻开口,在不该站出的地方站立。他们未必是英雄,只是在某个临界点,决定不再做凶案的合谋者。那一刻,他们恢复了人的模样,也把我们这些旁观者,从潜在的石像变回滚烫的血肉。
愿我们都能像沈光耀那样,在漫长的黑夜里,听见内心那句低语:
“无问西东,只问自由;无问成败,只问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