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未鹏的《暗时间》这本书信息密度很大,启发我重新梳理和思考了关于时间管理、思维科学、认知科学、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问题。读完后我决定把所思所想整理记录下来,形成一个系列笔记,以备将来重新审视、思考和验证。
首先记录第一个主题----时间管理。按书中所述,结合个人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
第一个,什么是“暗时间”?
这本书的书名就叫“暗时间”,所以首先要弄懂概念。按作者的观点,“暗时间”是相对于“明时间”而言,实际就是指我们平常看不见的时间。或者说,是我们平时容易忽略的时间,比如:走路、等车、坐车、逛街、吃饭、刷牙、洗澡、睡觉等等。
试想,如果能够把这些“暗时间”利用起来,投入到不间断的学习和思考中,就等于凭空比别人多出来许多时间,就相当于同样的生命长度,别人活了一辈子,你活了好几辈子,感觉是不是赚到了?
前面列举“暗时间”包括了睡觉这样的时段,读者诸君也许很好奇,难道睡觉时间也可以进行思考和学习吗?作者刘未鹏在书中说,他就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睡觉前必然要弄一个问题放在脑子里,在思考中迷糊入睡,利用潜意识帮助思考解决问题。
如果时间能利用到这个程度,真是到了极致,不能不让人叹服。
这里引用一段书中的原话,它以形象的类比阐明了紧抓“暗时间”的重要意义: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就像一个沙漏,里头装的沙子总量是相当的(大家寿命都差不多),不同的是,有些人的沙漏颈部较细,有些人的沙漏颈部较粗。那些颈部较细的沙漏能够抓住每一粒时间之沙,虽然沙子总量一样,但相对却拥有更长的生命。
第二个,怎样避免“暗时间”白白溜走?
懂得了“暗时间”的可贵,也关注到了生活中的诸多“暗时间”,但利用不好也是枉然。
先说一个自己常常经历的写文稿的场景:计划9点钟正式开始----先去方便一下,放空自己----然后坐下来,倒杯水----手头上的报纸扫了两眼,随手翻了翻,放下了----手机上还有几条微信没有阅读,看完,发现并没有重要的事要找自己----哟,电脑还没开机呢,赶紧开机----这时候,手机进来一条短信,看了看,切,又是诈骗短信。还是集中精神,准备开工吧!望着屏幕做打字状,脑袋空空,然后不经意间发了一会儿呆,思绪飘到九霄云外。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回过神来。这时,再瞅瞅时间,欧买噶得,快10点了?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就过去了。我擦,还一个字都没写呢!
会不会觉得这个场景很熟悉?
正如书中所说,“认为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是一个错觉,认为别人有一天,我也有一天,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如果你正在学习一门专业,用自己所投入的天数来衡量,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投入了不少时间。然而其实,‘投入时间’这个说法本身就是荒唐的,实际投入的是时间和效率的乘积。”
也就是说,衡量结果不能单纯看花了多少时间,还要看效率,只有二者都足够大的时候,才能产出一个大数。就像我上面描述的场景一样,时间投入了一小时,但效率为0,所以结果仍然为0。在这里,最大的变量就是效率。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提高自己的效率呢?
第三个,说说提高效率的方法。
围绕这个主题,我把相关章节来来回回看了好多遍,不知道是不是作者有意为之,我感觉比较零散、不系统,有的观点或者方法甚至是暗藏在一些很不起眼的角落。我试着进行了提炼,看能否串起来形成比较系统的方法:
1、练习快速进入思考状态。据作者个人经验,迅速进入状态的能力是可以锻炼的,至少可以缩短到3-5分钟,但具体的方法并未说明。我个人的体会是,可以多利用几分钟到一二十分钟这样的小块时间来反复练习,比如构思一个提纲、想一个标题、推导一个公式等等,使自己的思考能越来越快地进入状态;
2、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专注。人太容易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分心,要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是非常困难的,而正因为难,少有人做到,那些做到的,就都变成了牛人。作者提出了培养专注习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克服焦虑的负面影响、享受困难、不让生活中的其它细节干扰等一些方法;
3、抗干扰。首先,抗干扰能力也是可以练习出来的,比如说在嘈杂的环境下看书,事实证明就是一种非常锻炼专注能力的办法。其次,要正确适用主动关注和被动关注。许多人对琐事采取了主动关注,比如常常回到家就开始想“今天还有哪些事没做完”,实际上,应该是让那些不重要的事自己来找你就好了,即被动式关注,这样可以防止空转轮询浪费的时间,从而把最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4、重要的事情要尽量营造比较大的时间块来完成。比如读一本好书,或者掌握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最好不要把时间切得太琐碎来看,否则看了后面忘了前面,不利于知识的组织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