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绪是什么
情绪的本质是能量,是量子级别的存在形式,它不是实物,故而很多人意识不到它一直伴随着我们,对我们产生巨大的影响。
情绪需要表达。觉察到自己产生了情绪,就要让情绪充分表达,但表达情绪需要把握一个原则:不伤害自己、他人和环境。
当无法合理地表达情绪时,通常会有两种极端的方式去应对:
一是主动攻击:比如一个处于震怒状态的人,很有可能会对别人恶语相向,或者拳打脚踢。用暴力的行为去发泄自己的情绪。
二是被动攻击:比如婚姻当中的两个人。感情变淡了,对方的一些行为不符合自己的要求或期待时,内心是愤怒的,但不会当年表达自己的不满,而是用冷暴力来惩罚对方,故意漠视、忽略对方的一些讨好之举。
那些没有被看见、被表达、被接纳、被放下的负面情绪,不会随着事件的结束、时间的流逝而消散,他们会残留在我们体内,所有的这些情绪痛苦结合起来行成一个能量场,便是我们的痛苦之身。
痛苦之身以蚕食痛苦为生。它见不得我们快乐,它害怕见光。如果我们觉察不到自己的痛苦之身,就会被它控制,在生活中无意识地给自己创造痛苦或者带给他人痛苦。
二、三种常见的防御机制
人体是有自动防御机制的,它的存在是为了自我保护、不被焦虑情绪控制。
一些防御机制普遍但使用不得当,就会造成新的问题。
常见的防御机制一:
认同 :受养育者和生存环境的影响,我们对一些观点深信不疑,它是我们行为处事的信条,也是我们评判自我和他人的标准,当事实与我们认同的一致时,我们会安心和愉悦;当事实与我们认同的相违背时,我们就会产生不良情绪。
比如很多小孩从小成绩优异,被父母寄予厚望,从小接受到的信号就是,你必须成绩优秀,否则你就是失败者,你的人生就没有意义。
这些小孩很容易因为成绩的失利而完全否定自己,觉得自己毫无价值,甚至考不好就自杀。
比如有的女孩,从小被父母教育,女孩子应该内秀,追求心灵美,那些学生时期就化妆、穿漂亮裙子、和男生打成一片的女生是不知羞耻的,是丢人的。
受这样价值观支配的女生,即便长大到可以自己支配自己的生活,对于化妆、穿略微暴露但很漂亮衣服的衣服这些事也是讳莫如深的,一方面渴望自己漂亮,另一方面受到内心信条的制约,一旦自己做了就会有自己是坏女孩、是丢人的&为人所不齿的感觉。
改变的方法有:
拓展自己认同的范围;
重新定义眼前旧事物。
过去的生存环境和接受到教育无法改变,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就此固化。不断读书学习、结识新的人、尝试新鲜的事物,不断扩展自己的认知边界,重塑自我的认知体系。
常见的防御机制二:
投射:即以己度人,“有一种冷,叫做妈妈觉得你冷”。
比如:老师讲知识的时候,总觉得自己逻辑清晰、通俗易懂,学生听了就应该懂,事实是学生可能无法理解所讲述的内容。
老师因为学生没听懂而生气。
老师自己对知识已经相当熟悉,早已忘记了自己的这份理解和掌握建立在多年的应用和重复的基础上,而学生并没有这样的经验和基础,加之每个人的知识储备、先天理解能力都不同,有学生很努力的听了,依旧听不懂,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比如:从小被父母保护很好的小孩,身边都是宠她的人。就会以为这个世界只有美好,其他人都是和她一样善良的人。
一旦生活中出现一些极端事件,就会容易奔溃和无法接受。
比如:自己是一个不好意思开口求人的人,看到别人有困难会主动帮助,就默认别人也会像自己一样,看到自己有困难,不张嘴别人也回来帮自己,结果没有如自己所愿,就会很难受。
改变的方法有:
开口确认、去验证自己的感受;
学会划清界限
常见的防御机制三:
泛化:把对A事件的感觉拓展到另外的事情上
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比如:被朋友欺骗过一次一次后,就不再相信别人,对谁都有防御心。
比如:遇见了一个渣男,就认为所有的男的都是渣男。
改变:就事论事
三、转化情绪的方法:
ABC理论
我们通常认为:事件A导致了我们的情绪C,却忽略了中间还有一个环节就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B。
A是无法改变的,但B不是固定的,可以通过改变B实现C的转变。
比如:
路上和某人打招呼某人没有理自己(A)
感觉很委屈(C)
找出造成C的信念B:
他职位比我高一点,狗眼看人低,看不起我;
我平时默默无闻,没有存在感,谁都不愿搭理我;
这些都是自己的猜想和信念,未必是真的,也许真实情况是:
他没看见;
他刚好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正沉浸在自己的情绪内,无暇理会我;
他这个人就是这样,谁和他打招呼,他都不理。
所以转变信念是改变情绪的根本原因。
遇事问自己这四个问题,实现一念之转:
那是真的吗
你能百分百确定那是真的吗
当你拥有这个想法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当你没有这个想法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只有松动自己的信念,腾出空间,愿意接受新的想法,才能不被情绪所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