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圆桌派》一个节目片段,说是什么样的人容易发财?大致是三类,一是像乔布斯这样通过自己的拼搏努力、发明创造获得财富的企业家,二是继承巨额遗产,三是供职于高盛这样的顶级投行拿超高薪酬。而这三类人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幸运。
这观点一出,会有人觉得它抹杀了努力的意义,成功也是要99%的汗水+1%的幸运,亦或三分靠打拼,七分天注定,怎么成为富人,就看命,看运气吗?这运气,或也是,一万个努力的人里,只降临到一个幸运儿身上。但努力,至少能让人获得被抽中的资格。就像马爸爸说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哪天实现了呢。
那保留努力的价值意义之余,除了拼命奔向一个更好的前程或生活水平,也还是要留一点时间给眼前的生活,去呼吸,去驻足,去耕耘。很多时候,人们所追求的更高的物质条件带来的生活愉悦,在当下也可感知一二,切勿别让匆匆赶路前行,错过了在最年轻的一天,去触摸触手可及的温暖。比如自己动手做一顿美餐,安静地看完一本书,和家人相处聊天,和朋友随意散步闲聊,浇花养猫逗狗,以上这些都不能在埋头苦干时被彻底丢失。
乔布斯在去世前说,他最后悔的事,就是把太多的时间花在了工作上。我想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所带的遗憾,就是都没来得及好好感受下生活。他为千万人带去了科技与艺术,却唯独不够幸运,获得纵情享受自己成功果实的,一大段的悠闲时光。
所以,如果发财是幸运,生活就在眼前,还是保留着一些小私心,一些稍显愚钝的生活智慧,去适当的感受生活快乐,把握好努力拼搏和感知生活的平衡。
如果失衡也没关系,这才是生活的常态,为得到一些,必将失去一部分。只是在做出取舍决定前,知道生活的真相,未必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