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健康成长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因而也就有了权利。即使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也不能忽视他的权利。
1. 尊重权
就是要尊重孩子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以及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这些权利一概受到法律的保护,当然还包括儿童的隐私权。
2. 平等权
孩子是世界和平的象征,在孩子的世界里没有国界、阶级、种族、职业、性别、偏见等,但成人世界的不平等观很快会感染孩子。所以老师应该传授孩子真正的平等权,一种不以成绩、不以长相、不以家中财富作指标的平等。
3. 分享权
孩子有权把在学习中所看见的、所听见的、所想的一切“报告”给成人,包括宇宙的变化、天地的迷惑、世界的困境,这叫分享。孩子是很善于与他人分享的,只要你给他这份权利。反而是我们成人把这项有趣的法宝早早地遗忘殆尽。而分享应该是双向的,家长快乐的事也可以和孩子说一说。别说这只是个人的想法,孩子从不这样认为,他们以能分享家长的心事为荣,只要你给他们机会,孩子会很乐于聆听。
4. 体验权
体验是孩子汲取智慧的泉源,是促进儿童心智发展的花园。但我们的父母、老师却常常会不由自主地阻挠孩子体验世界,在自觉不自觉中我们剥夺了孩子与日月星辰、山川泥土“肌肤相亲”之权,也剥夺了孩子感知生命的权利。所以尽管今天的孩子带着很多的知识来到学校,他们带来了对身边和遥远世界的广阔的视觉认识,带来了大量的图像、事实和幻想,然而今天的孩子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却越来越远离自然界。所以,让我们把体验权还给孩子,告诉他们: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5. 探索权
人总是在各式各样的探索中找出自己的定位。然而父母的担忧、禁忌,却是妨碍孩子探索的最大元凶,孩子的探索或许会因此而停止。所以孩子说我想知道鱼睡觉闭不闭眼睛,家里的灰尘为什么特别多,蜜蜂是如何采蜜、筑巢、做蜂蜜的,茶是怎么种、怎么采、怎么做的……,父母不要给予太多的限制,也不要说这与我们的学习毫无关系。探索是顽皮的,父母应该给以容忍;探索是危险的,父母应该给予安全。太多的限制只会毁灭孩子的智慧,会妨碍他们成长为真正的人。
6.独立权
独立的孩子比较有主见、喜欢争论、不听使唤、常常特立独行,既有的成规不一定能应用在他们身上,他们不喜欢受到束缚,更不想听从天命、墨守成规,如果孩子时时响起与家长不合拍的不和谐之音,必然会令人头疼。所以父母宁愿提供枷锁,也不愿让孩子放手一搏。所以,给孩子独立权,让孩子做自己,容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容许孩子可能犯错误,容许孩子跌跌撞撞。
此外,孩子还有很多的权利,如生气权、快乐权、运动权、被鼓励权等等。家长只有做到真正从人性出发,尊重孩子一切的权利,尊重意味着孩子有权决定自己的选择,在尊重环境里成长的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
当父母们尊重孩子的权利,并引导孩子珍惜自己的权利时,真正有益的教育才能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