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更文,通过孩子上初中以来的学习状态和过程的分析和思考,我们诊断出了儿子数学学习的症结所在。事情的下一步用简友云淡风轻ghx的话说,就是“对症下药”了。
说实在的,作为家长我们确实针对孩子这样的情况,做出了一些学习方法个策略上的调整。只是不知道这样的“药”,能不能有“药到病除”的效果。今天的更文,把我们孩子一起商量的对策分享出来,一方面做个记录,另一方面,主要是想看看各位友友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希望不吝赐教。感谢!
“家庭座谈会”的召开
本着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尽快引导和帮助儿子摆脱困境的初心,在我和昊妈破解儿子的“数学学习之谜”后的第二天中午,我们召开了一次“家庭座谈会”。
我们把发现的问题跟孩子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和交流。听了我们的分析,儿子也特别同意我们的观点。“本来就是这样的!我之前多少次跟你们说数学题永远做不完,就是因为,我刚做完这项内容,老师就又会布置新的任务。我说了多少次你们不信,这回你们相信了吧?!” “是呀,我们以前总认为像你这样成绩好的学生,不应该连完成作业都这么吃力的。却忽略了老师节奏快以及拼命学习的同学带节奏这样的因素了。”
这就是我们家长一定要抽空多了解孩子的学习过程和状态,要及时跟孩子进行沟通的原因所在。老师和学校负责的是大部分人的共性发展,我们自己孩子的个性化发现和成长,是需要我们做家长的付出心血和汗水的。
商量出来的“药方”
因为老师的授课方式和节奏,以及别的同学的学习方式和方法都不是我们可以左右的,所以我们决定从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入手。经过讨论和商量,我们跟孩子一起制定了下一步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整改策略。
第一,对于数学课程,孩子会牺牲一些周假和平时休息的时间,进行预学。这里的预学跟预习不同,是提前学习。在老师授课之前,把将要学习的知识和内容提前学习一遍。根据老师每周的课程安排,最好领先老师一个章节的内容。
第二,自学时,一定要先把课本中的概念和公式定理等基本知识掌握之后再去做练习题和基础训练。每次做题前,都要先进行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在知识熟练掌握的情况下,做题的速度就会有很大提高。自然就不会再被别的同学牵着鼻子走了。
第三,虽然进行了提前的自学和练习,但老师讲课时还是要认真听讲。不能觉得我学过了,就去刷题训练,或者学习别的内容。跟着老师再学一遍,不仅是对知识的又一次巩固和复习,在老师的讲解和指导下,知识的网络编织得会更加牢固。
“药方”初见效
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之后,儿子用这个方法学习数学也有半个月的时间了。事实证明这样的方法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第一,面对有关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判断题和选择题,孩子思路比以前清晰多了,很多题目不仅能秒出答案,而且正确率特别高。
第二,由于提前学习和练习,孩子的基训和其他练习册都比班上别的同学领先一章左右,再也不会被迫适应别人的节奏了。
第三,高质量、高效率的学习,让孩子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极大的自信心。以前一提到做数学题不是不耐烦就是满脸不情愿,现在每到学习数学的时间都是高高兴兴的。
以上,就是我们给儿子的数学学习开出的“药方”。从这段时间的实践来看,还是有一定的“疗效”的。至于长期坚持的效果如何,或者说,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遇到什么样的困惑和迷茫,我们也只有到时候“见招拆招”了。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如果各位友友有什么好的方法,欢迎留言赐教!感激不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