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有一棵法桐,样子并不大的,春天的日子里,它长满了叶子。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虽然对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有别。没风的时候,显得娇懒而端庄的模样。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上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法桐的欢乐,一直要延续一个夏天。我总想那鼓满着憧憬的叶子,一定要长大如蒲扇的。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在运动,还是一道哲学的命题在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成就来年的新生,它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目标,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
这是我的写作摘抄本上,很喜欢的一段有关法桐树的描写,我喜欢这段话有文采的样子。
那么,什么是一篇文章的文采呢?
百度百科上说,文采是一个汉语词汇,一指乐曲的抑扬和谐。二指艳丽而错杂的色彩。三指词藻雅丽,文章华美。四指文辞。五指文学才华。六指华美的纺织品或衣服。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文采主要通过其优美的语言表现出来。因此,适当地对语言进行修饰是可以增加文采的。
其实,想把文章写得更加有文采,我们古代的文人们,在这方面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如唐代诗人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典故,以及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王安石,就其一句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琢摩了很久,据说原先用了动词“到”“入”“回”等不下十多个词,最后选用了“绿”字,一下就把这首诗写活了。
怎样才能使文章更加有文采呢?
方法一:化抽象为形象
上面这段文字中,“目标”是个抽象的词,也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话题。用一棵法国梧桐树描述“目标”这个概念,就使得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古体诗中,许多寄情于景的句子,采用的都是这个方法。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用“朝雨”“轻尘”“客舍”“柳色”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景物描写,烘托一种抽象的离别思绪。
方法二:化静态为动态。
有文采的文章总能把人的想象力带动起来,有画面感,这就是具有动态美。动态美运用在文章里会比静态、平淡的语句更加具有感染力,能够产生更强烈的效果。所以,对那些静态的事物,我们要善于“化静为动”,使之富有生气,充满活力。
如描写梧桐的这段文字中:“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上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本是静立的梧桐树,因为描写了风吹叶子的场景,就使得整个画面生动活泼起来。
方法三:让描写的事物做到有形、有声、有色。
有形有声有色就是说把声响、物体的形状与色彩等具体地描写出来,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通过树叶的颜色进行对比描述,层次丰富的梧桐树就这样展现在读者面前。又比如“有个小银圆落在地上”,这样就不够具体,读起来干瘪,语言不饱满。如果写成“有个小银圆,从桌上滚了下来,在地上丁丁铛铛地跳着” (文出自秦牧《语林采英》)。这样一来,就有声有色了,趣味无穷,自然就抓住读者的眼球了。
方法四:使用幽默活泼的语言。
幽默活泼的语言,不仅能使文章形象生动,活泼有趣,也能读者心情轻松,增强好感。比如大文学家汪曾祺的文章。他在《生活是很好玩的》一书中,写的大都是日常生活,但老先生的文采,着实令人喜爱。
“好些年看不到土蜂了。这种蠢头蠢脑的家伙,我觉得它也在花朵上把屁股撅来撅去的,有点不配,因此常常愚弄它。”
轻松自如又风趣幽默,使文章具有了特殊的情调,读之令人忍俊不禁。
方法五: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
文采好的文章总是离不开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感知作者的写作功底。
笑靥如花,真情如花,希望如花,生命亦如花。(比喻)
一扇轻窗,能框住雨露多变的晨昏,却框不住清风吹送的花香;能看见人生寻常的悲喜,却透视不了浮世曲折的沧桑。(排比)
方法六:注意句式的变化。
整句、散句、长句和短句交替使用会使文章的语言就会变化多姿,产生特殊的美感。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龙应台的《目送》中被应用比较多的句子。这段文字从句式的角度看,以整句为主,兼用散文的方法,注重整散、对称与呼应,形成了一种整散结合的美,读起来抑扬顿挫,感情澎湃。
方法七:适当引用名句。
在写文章时适当引用名言警句,可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我们在学生时代,经常会做的课外作业,就是摘抄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以便在写文章时能做到熟练引用,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当然,文采不是一朝一夕可得的,它需要细水长流般的积累。有文采的作家,大多在年少时阅读许多作品,并把阅读当成日常习惯,在阅读当中培养一种对语言的感知能力。阅读一定量的作品后,开始写作时,会模仿喜欢的作者的文字。博采众长,再加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以上七个方面只是从如何提升文采这个方面考虑的,就我个人而言,随着阅历的增长,如今更偏爱汪曾祺先生的作品。散文集《人间草木》是汪曾祺对细碎生活的“轻描淡写”,一花一草、一虫一鱼,看似平淡却处处流露着诗画境界和清新淡雅的灵动之美。他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动人心魄的历史风云,却能够打动人心、沁人心脾。我想这是我心目中的有文采的作家,也是我今后写作路上追求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