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
推荐词:
《三国演义》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流传至今可谓家喻户晓,即便是没有读过原著,通过影视剧,大众对其中的故事和人物也不陌生。
本文作者首先讲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化的事情,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作品才乐意去读,发现问题。
回到原著,《三国演义》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以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以刘备,曹操,孙权等历史人物为基础,展现了一个关于谋略,英雄,忠诚,背叛等主题的宏大故事。
它塑造了一批具有不同特点的英雄人物,如刘备关羽张飞曹操诸葛亮等,且这些英雄人物的正面形象往往被强调,具备高尚的品德、聪明的智慧和过人的勇武,展现各自不同的英雄气概。
这是一本王霸谋略的百科全书。政治上,作者最重要的思想是王者必须得人心,得人心是得天下的基础。所以要审时度势,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战略部署。
难能可贵的是,对于这样大部头作品,作者阅读的很慢,对主要人物如吕布、陈宫、王充、关羽给予分析,再比如拿张飞和另外《水浒传》的李逵相比,虽然二者长相类似,都忠心于一主,但是,二者实际上大相径庭。还有完美的诸葛亮形象,对他的刻画也过分了,难免有失偏颇。
综上种种,作者能发现书中人物背后的缺憾,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评判。推荐。
诗荐语:
近来热播的《长安三万里》,李白的《将进酒》诗句一出,豪迈肆意,气贯长虹,将剧情代入了高潮,深深感染到观者。是呀,说起大唐,离不开诗歌,唐诗发展的巅峰在盛唐,诗人无数,佼佼者非李白莫属,他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
李白的诗有澎湃的激情和神奇的想象,气势浩瀚,变幻莫测、奇景状观,达到内容和艺术完美统一。
李白写了很多乐府诗,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录了他149首,本文作者就李白的主要乐府诗,撷取他的代表作,释义赏析,把每一首诗形象生动地展开讲解,代入诗人的当时历史背景,个人遭遇,使现代人对原诗寓意有深刻的理解。《行路难》 《蜀道难》《将进酒》《长干行》 《静夜思》,每首诗的特色内涵得以梳理和欣赏。
结尾最后一首《静夜思》 略有单薄,收尾仓促。可充实内容。推荐。
7月21日
推荐词:
一部经典的名著,如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父女的形象多年后依然难忘,出神入化的人物塑造、细节的描写以及对人性赤裸裸的揭露,看点很多。“䈓朗台”也成为吝啬鬼的代称。书籍耐读精彩,书评忠实于原著且有更深刻和睿智的剖析。
特邀点评:( 竹林外 )
巴尔扎克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被称为现代小说之父。他以精妙的细节描写,逼真的环境描写,以及层层剥茧的人性剖析,塑造了无数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
毕飞宇老师在《小说课》上说,“心慈”“手狠”是大师级作家的共同特征。小说家需要大心脏,作者的手不能抖,手抖了,小说就会摇晃,就会失去它的稳固和力量。
巴尔扎克的原著我读得少,但是从本文作者的文章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这一点。
文章开篇,作者流畅的笔触,老道的语气,像铅锤掷地有声地把主题推陈出来。不知不觉地把我们带到了那个巴黎城外葛朗台阴郁灰暗的老宅内。
中间部分,作者用了三个节段,精准、高效、简洁有力地提炼了小说最动人的三个矛盾冲突。语言毫不拖沓,句句精瞄靶心。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地吸引着我们,跟随着作者的一个个悬念,去探索那个未知的结局。
最后,作者总结了悲剧的源头,也将小说的主旨升华——在物欲横流的世界,我们何尝保证自己不是牺牲者。
作者在文章中,旁征博引,金句频出。读完这个悲剧故事,虽然心生愤懑,但作者流畅的笔触,让人有一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畅快,“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舒坦。不得不说,整篇文章中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和出色的归纳总结能力,特别难得。好文推荐。 @竹林外
推荐词:
《了凡四训》是明代思想家袁了凡先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经验,在晚年写给自己儿子的书,经后人整理后常常被用来劝诫与教导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这本书里,袁了凡先生以自己的毕生所学告诉我们:命运从来不是不可以打破的,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就可以改变命运的走向。
全书一共四个部分,分别为立命、改过、积善和谦德。
本文作者结合现在当下,人们深陷于浮躁,沉迷短暂的快乐中,刷视频玩电子游戏,已经没有办法好好读一本书,所以其实重读这样的书,才显得尤为重要。为什么? 因为,不管你是否意识到,你一生的好命,与你的思维方式息息相关。
全篇框架简洁,条理清晰,以三种思维方式:立命思维;改过思维;积善思维,引用原古文加现代文释义,结合自己的感悟,比较一目了然,对从未读过这本书的人也能很快了解书中核心内容,受到启发。
古往今来,对“善”的定义从来都没有统一的答案。即便如此,我们来人世一遭,善作为最基本的德行,人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中彰显一个人的善与恶。一个人命运的大体走向,往往跟这一日日的善行息息相关。
不同年龄段读这本书会有不同程度的启发,遵循书中的一些理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让你的思维带你改变命运。推荐。
再读《欲望号街车》原著:读懂了那句陌生人的善意,才真正读懂欲望的不可理喻
推荐词:
外国文学作品中有很多个性分明,光鲜照人的女性角色,像卡门、包法利夫人、安娜,《欲望号街车》的布兰琪,她们都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深邃和欲望的奇特、旺盛、可怕以及不可理喻。
这些人物的悲剧走向背后的原因当然是有迹可寻。如《欲望号街车》的女主布兰琪。
《欲望号街车》是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创作的扛鼎之作,他可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传奇天才,美国戏剧界的标志性人物。
该剧讲的是女主布兰琪,本来是一个优雅、精致的南方淑女,却在丈夫死后,夜夜笙歌,一夜换一个男友,变成人们口中的荡妇,最终和自己17岁的男学生传出绯闻而被学校开除,在当地声名狼藉,无奈之下投奔住在新奥尔良贫民区的妹妹,却遭到妹夫的强奸,最终被送入精神病院。
是谁把布兰琪逼疯了?阅读本篇有详尽的分析。
一个种植园的女继承人,在丈夫自杀后。种植园经济衰退、没落贵族生活陷入窘境,作为这一类人的典型代表,布兰琪一方面执念于过去奢侈享受的生活,另一方面不得不面对底层阶级的水深火热。
布兰琪想利用欲望来抵御死亡、孤独,在当时的社会现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本剧中,布兰琪喜欢反复洗热水澡,是想通过这一行洗刷自己不洁的过去,可惜,她最终被吞噬以悲剧落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