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巴黎街头,阳光透过梧桐树叶,斑斑点点地撒在街道上。每一个建筑,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这个艺术之都令人赞叹的魅力。马路上的车不多不少,既不会拥堵,像我们伟大首都常常沦为一个停车场,也不至于空旷的跟一著名国际大都市不匹配。只是间或传来刺耳的摩托引擎声,让巴黎的迷人和浪漫有那么一瞬间消失了。
忽然看到街对面墙上挂着一幅女人画,虽然不懂法语也知道这应该是一个展览了。画中的女人一头红发,歪着头,溜着肩,脖子不可思议的巨长。但不知为何我就是喜欢,感觉跟潘玉良的一张自画像很像。而我刚从蒙帕斯墓地拜谒她回来,这种冥冥中的巧合不得不让我有种宿命的感叹。据说巴黎大大小小的美术馆博物馆有几千家,这应该是其中一个了吧。择日不如撞日,进去看看吧。
吸引我进入该博物馆的画
先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是一对夫妇:爱德华 安德烈和奈莉安德烈的私人官邸,与纽约弗里克收藏馆和伦敦华莱士收藏馆并列的世界三大私人收藏馆。由于夫妻俩没有孩子,于是他们将毕生的收藏连同住宅一起捐给了法兰西艺术协会。信息不多,但大多都表明值得一看。如果是在中国一个普通的夫妻都会想各种各样的办法求子,何况是一个有着雄厚家产的人怎么也得找个妾传宗接代的,聪慧如林徽音,她的父亲也不能免俗,而欧洲人就能大方到将万贯家财捐赠出去,这背后的文化差异是不是值得我们深思呢?
我国著名画家潘玉良的自画像,是不是神似?
门票不便宜,13欧,卢浮宫也就15欧。踌躇了一下还是决定参观,冲着这对热爱艺术的夫妇也应该去看看。令人意外的是居然有中文讲解器,还是免费的,这样看来13欧的门票也就不那么贵了。
穿过一个铺着石子的弯曲小路,颇有点中国古典建筑曲径通幽的感觉,转过弯是一个院子,对面就是一座宏伟壮观的建筑。门口跟中国似的,坐着两个似狮似狗的动物,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
在正式进入参观之前,门口的一张肖像画让我停住脚步,正是爱德华安德烈本人。典型的高富帅,向他行了个注目礼,感谢他给后人留下来这么一个有意义的建筑和室内的无价之宝。
热爱艺术的高富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