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师范生感知教材技能养成的行动探究》研究材料2022-03-29

感知笔记《背影》

《背影》是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初读一篇课文,应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和作者表达的中心。

初读课文:身处困境的父亲亲自送“我”到浦口车站并艰难的穿过铁道为“我”买橘子。

细读课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分别时的情景。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作者用朴素的文字,细致刻画了父亲的背影,展现了一位感人至深的慈父形象,父亲对子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表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反思:一篇文章反复读就能体会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朱熹也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

确实,诵读很重要,通过反复地诵读,领会文中词句的含义与作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因此,语文教师要根据文章的特点,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去充分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沉浸到文本之中,让学生在读中感受文字的精当,语句的优美;感受节奏的跌宕,音韵的和谐;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这样就能从整体上快速地感知文章的灵魂和意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摘录: 1.好课要关注“两个着力”,即着力于教学思路清晰,着力于课堂提问简洁。 2.好课要追求“两个丰富”,即让活...
    一念百花开_9b3c阅读 1,508评论 0 4
  • 妍妮晓庄 董妮子笔: 生活是一场战役,如果不能赢得满堂喝彩,就注定被别人踩在脚底下活受罪。、 面对这燕儿大学四个金...
    郭苒冉阅读 3,153评论 0 0
  • 20220329-《斯通纳》完结 日更第一篇 之前看饲主的公主号推荐了这本书,当时在国内立马从多抓鱼上买了这本书,...
    木吉木芥末章鱼阅读 1,501评论 0 0
  • [if !supportLists]·[endif]隔一天下午的时候没什么课,妍穗在那一本正经的捣鼓那张脸,晓柔盘...
    郭苒冉阅读 1,430评论 0 0
  • 关于习作单元的教学 今天进行了《人物描写一组》第一个课时的授课,因为是习作单元,所以之前就在思:习作单元怎么教?怎...
    小萌妖阅读 98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