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无杂草,认识的都是宝。
在山间的树林里,只要有毒蛇出没的地方,有经验的人就断定,一定有这样一种野草,能解蛇毒。
它茎稍微扁,从根部分枝,高20~50公分左右。
叶子对生,无柄,很窄很小,呈线形。长约1~3公分左右,宽约1~3毫米,末端尖,表面光滑,下面粗糙。有托叶长1~2毫米。
叶腋生长出花茎,花梗粗壮,长约2~5毫米,也有更长的,开白色小花。
花落结出扁球形果实,直径约2毫米左右。成熟后顶部裂开,里面每室种子约10颗,有棱,晒干后为褐色。
就是这样一种看上去不起眼的野草,却是毒蛇的克星。若是被它咬伤,赶紧找到这种野草,捣碎成泥敷在伤处,可快速缓解肿痛。
若是有人痢疾,或者肠炎,把它采挖回家,清洗干净,煎水服用,可治疗疾病。
你知道它是哪种神奇的野草吗?
它就是中草药白花蛇舌草,因其开花颜色,叶子的形状像蛇舌而得名。有地方也叫它蛇舌草、竹叶草、蛇总管等名字,为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它分布在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区。生长在水田、田埂或者树林等湿润的地方。不耐旱,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
它花期7~9月份,果期8~10月份,夏秋两季采收。晒干或者鲜用。
它全草入药,味微苦,性寒,归入胃经、大肠经、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活血化瘀等功效。
主治对毒蛇咬伤、咽喉肿痛、热淋涩痛、痢疾、疖肿疮疡、肠炎、小便不利等病症进行治疗。
它可单用,也可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
民间多偏方,把它采挖回家,清洗干净,上锅煎水服用,可治疗痢疾、肠炎、尿道炎。
毒蛇咬伤,用它捣碎成泥敷在伤处,患者用汁液涂抹伤处。
《泉州本草》记载:清热散瘀,消痈解毒。治痈疸疮疡,清肺火,泻肺热,治肺热喘促,嗽逆胸闷。
《中华大词典》记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利湿退黄。主治肺热喘嗽,肺痈,咽喉肿痛,肠痈,疖肿疮疡,毒蛇咬伤,热淋涩痛,水肿,痢疾肠炎,湿热黄疸,癌肿。
《广西中草药》记载:治小儿疳积,毒蛇咬伤,癌肿。外治白泡疮,蛇癞疮。
它含有维生素、氨基酸、酚类、糖类、脂肪酸、熊果酸、豆甾醇、齐墩果酸、谷甾醇、葡萄糖苷等成分。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它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抗氧化、抗炎、抗病毒、抗血栓、抗过敏、抑菌、降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对肺炎球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都有抑制作用。
它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可煎水服用,用量一般干品15~60克,鲜品1~2两。
也可用它捣碎成泥敷在伤处,或者用汁液涂抹伤处。
它可制成化妆品原料,用在化妆品领域。还被提取调配白花蛇草水碳酸饮料等。
注意,白花蛇舌草虽然很好,但是,因个体差异,不是所有人都能使用。
首先,它不可长期和过量使用。
阴虚、脾胃虚寒虚弱的人,禁用。
孕妇,禁用。
过敏体质者,禁用。
体弱多病的人,禁用。
为了安全起见,使用之前最好咨询医生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