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认识沈从文,是在凤凰写生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沱江两边的吊脚楼,夕阳下静谧的石板街,以及黄永玉风格独特的临江木制祖屋。02年的凤凰还是商业化没有那么浓厚的小镇,沱江两边还都是简单的民居。到了半晚,即使是规划了的步行街,游人也稀稀落落,商铺的居民早早收档回家。沱江两岸,挑担回家的农人,放学的学生,生活做饭带孩子的妇人,各安各业,一派浓厚的生活气息。夕阳夕照下的青石板路,格外闪耀着金辉。夜晚的沱江,红色灯笼映照,静谧而安详。全不似如今,前篇一律的商业连锁模式,连沱江两岸的木屋都换成了餐厅和震天响的迪吧。沈从文若在世上,估计再不愿提笔做《湘行散记》了。
《从文自传》写于一九三二年秋,作者刚到青岛大学教习散文。湘西时期的生活为沈从文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文笔细腻,人物栩栩如生。前一部分写学生生活,后一部分写离开家庭进入社会的见闻和生活遭遇。它记叙了沈从文前二十年的经历,即在他到北京正式“从文”之前的生活。他说过他见过太多有别于城里人所见的东西,这注定了他这个乡下人的情感、世界观将永远与城里人不同了。
“檐流,小小的河流,汪洋万顷的大海,莫不对我有过极大的帮助,我学会用小小的脑子去思索一切,也亏得是水”。水边生长,水边戏耍,沈从文所写的也多是水边的故事。“我文字中的一点忧郁气氛,便因为被过去十五年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我文字的风格,假若还有些值得注意处,那只因为我记得水上人的语言太多了”。
生在苗湘,读私塾开始,便对周遭的事物充满了疑问,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太少,于是便“逃避那些书本去同一切自然相亲近”。能逃学就逃学,不能逃学就只好做梦。私塾离家近时,就绕远路去看。私塾换得远了,就沿路看。看庙里廊下,织竹簟,做香。看邻里乡亲下棋,打拳,对骂。看染坊,看剃头,看推磨。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许多事情。看无可看听无可听时,便设计如何回家后说谎圆谎。
辛亥革命后,因竞选失败,出身将军家庭的父亲赌气出门往北京去了。革命的印象在记忆里不能忘记的,却只是关于杀戮那几千无辜农民的几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在新式小学,上许多课却仍然放不下社会这一本大书。不受拘束的小学生,生活日益放肆。出于约束管教的目的,母亲同意了将军后人做兵役的候补者。
新式的入伍教练千篇一律,无趣乏味。作为补充军驻防,14岁便离开家乡,这个年龄没有离愁,有的是对新奇事物的欢喜和自由的渴慕。少年从军,经历了太多杀戮,“使我活下来永远不能同城市中人爱憎感觉一致了”。在怀化,因缘际会改变生活方式做了司书,结识了曾留学日本的文秘书,订了《申报》,读了《辞源》。军队覆灭后,投奔舅父做了警察所的办事员。又因舅父和亲戚的原因,学了小楷抄诗和看诗,读了狄更斯的小说——“我喜欢这种书,它告诉我的正是我所要明白的,它不如别的书说道理,它只是记下一些现象。”,“我就是个不想明白道理却永远为现象所倾心的人。我看一切,却并不把那个社会的价值掺和进去,估定我的爱憎”。“我永不厌倦的是‘看’一切”。
家道中落,做警长的舅父死后,受骗吃亏的“乡下人”遭遇命运的折磨。再次从军做了司书,辗转川东再到湘西,“得到了一个从容的机会去全方面接触历史个时代的光辉”。
因进步青年的影响,老朋友的死去和大病初愈,“我想我得进一个学校,去学习我不明白的问题,得向些新地方,去看些听写使我耳目一新的世界”,从文开始了一生的转机,过北京读书。